小社团释放国防教育大能量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3-12-06 10:23:04

  小社团释放国防教育大能量

  ■李小龙 严明亮

  “大江东去,激流奔腾;红色基因,一脉相承。从‘北上抗日第一站’的巍然屹立,到‘渡江战役桥头堡’的众志成城,一往无前的力量源自坚不可摧的铁军精神……”

  冬日已至,寒风乍起。古运河畔的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龙川小学课堂上,气氛热烈。“龙川情”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沈巧云的一首诗朗诵《红色江都 热土壮歌》,把师生的思绪拉回那段烽火连天的战斗岁月。

  “沈老师的课,让我更加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长大后,我也要当解放军,保家卫国”……不少小学生主动登台谈感想、话理想。

  2018年5月,“龙川情”志愿者服务队正式组建。5年来,服务队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的250多人,其中退役军人占近三成。2019年,他们又成立红色宣讲团,成员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兵妈妈”陈鹂,一等功臣徐广来,联合国“和平勋章”获得者王建国等。他们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义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讲座300余场;与江都革命烈士陵园共建,把烈士事迹整理成红色故事,让英烈精神代代传承。

  “一棵小白菜青又青,过去的妇女真伤心……自从来了新四军,我们的妇女翻了身……”冬日午后,江都区大桥镇长江社区响起悠扬的江都嘶马小调。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成员宋成刚介绍,江都在抗战时期是新四军的根据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许多歌颂新四军的民间小调。他们收集整理这些红色资源,融入宣讲活动中,国防教育有了新素材,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宣讲红色故事,不能一种模式、一个方法,要因人而异、有感而发,还要内容真实、表述精准。”谈起创新国防教育形式,红色宣讲团成员、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馆义务讲解员张明海有自己的心得。

  面对前来瞻仰烈士的机关干部,他除了讲述红色故事,还引述如何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面对教师,他激励他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灵魂工程师”;面对青年学生,他引导他们从英烈事迹中汲取精神养料,树立远大志向,厚植家国情怀。

  除了线下宣讲,志愿者服务队还在网上开设“微云团”栏目,通过微展览、云讲堂等,扩大教育辐射面,取得良好的国防效益。前不久,退役军人王晓玮通过云讲堂讲述曾外公李兰池英勇抗日的故事,感动了不少有志青年。有网友留言:这样的宣讲用心、走心,“微云团”也有大能量!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