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师”相关影视作品—— 经典战史催人奋进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4-02-04 09:36:52

    “飞虎师”相关影视作品——

    经典战史催人奋进

    ■姚欣彤 李星磊

    影视作品中展现的113师飞兵三所里、龙源里的画面。图片制作:游超艺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西线有两个险要关口——三所里、龙源里,志愿军抢占这两处关口就能阻断西线敌军主力南撤的路。敌军主力南撤时,距三所里最近的部队是驻扎在70多公里外的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接上级指令后,军长梁兴初向113师下达急速穿插三所里的命令。113师官兵不畏严寒与疲劳,14小时疾行145华里,先敌5分钟到达三所里,随后又迅速抢占龙源里,彻底切断敌军南撤通道。113师“飞虎师”的称呼便由这段气壮山河的战史而来。第82集团军某旅前身正是“飞虎师”部队。几十年来,“飞虎师”的战绩多次在影视作品中精彩呈现,感染着一代代“飞虎”传人。

    电影《飞虎》以三所里、龙源里战斗为主线讲述这段历史。剧情侧重对战斗决策、战斗准备的呈现,重点展现了14小时疾行145华里这一艰难行军过程。片中,113师与敌人交战的战斗场面采用中远景镜头描述,并加入旁白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旁白弥补了战斗场面细节描写较少的不足,使整部影片故事情节连贯完整、通俗易懂。在人物塑造上,《飞虎》运用许多特写镜头来刻画志愿军战士的神情和动作。在急行军途中,许多战士由于体力不支而表情痛苦,有的战士弯腰把鞋带系紧……当抢先到达三所里阻击敌人时,战士们又展现出顽强的精神与高昂的斗志。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中,113师穿插三所里、龙源里的战斗历史是重要剧情。该片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适当融入一些虚构人物和情节,使故事更加扣人心弦。部队在行军途中遭遇敌机,113师师长江潮指挥部队:“敌机来了不怕。去掉伪装,有钢盔戴钢盔,装扮成敌军。走大路,改奔跑为队列行军。”片中主要人物之一的李默尹是个虚构人物,他主动请愿去113师工作这一关键故事情节,承担了剧情衔接“黏合剂”的作用。这让故事自然过渡到三所里、龙源里的战斗历史,使得多时空发生的战斗故事实现跨时空联结。该片采用丰富的拍摄技术与视听语言呈现战斗场景,将一个个鲜活人物故事置于战斗之中。如师长江潮带领部队脱下棉裤过江奇袭敌人,338团团长朱月华拼死将炸药包塞入敌人要害等,展现出志愿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的崇高品质。

    纪录电影《较量——抗美援朝战争实录》采用历史影像资料与解说相结合的手法,按照时间线叙述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历程。片中再现了113师昼夜兼程、14小时疾行145华里,担任迂回穿插任务的战斗历程,解说词“似飞将军从天而降”道出了113师奇兵出击的英勇。

    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采用线性叙事与回忆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将史料画面与亲历者口述相结合,还原当时的战况。片中,时任113师337团3营7连政治指导员朱德元面对镜头时说:“我们心中有一种信念,我们来朝鲜干什么?保家卫国!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113师的官兵在战斗中奋勇前进。”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是较为完整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之一。“飞虎师”的战斗故事在剧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剧中关于“飞虎师”的故事,主要采用人物对话方式展开,呈现这段历史中上级下达任务的坚决与下级执行命令的雷厉风行。剧中,当38军军长梁兴初接到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说:“我38军在命令面前,从来不会说不,我们只有一句话:坚决完成任务!”113师师长江潮命令关闭电台,保持无线电静默。他给出这样的理由:“我们到了三所里,自然会联系,到不了三所里,找我们也没用。”这从侧面体现出113师在面对穿插任务时破釜沉舟的底气。路途中,一名小战士因体力不支跟不上队伍,说:“就算剩一口气,我也要死在三所里……”

    近年来,第82集团军某旅将这些影视作品汇编成集下发基层,让每一批新兵、新排长都能在重温经典中感受到身为“飞虎”传人的使命担当。该旅排长王浩宇说:“来到这支有着光荣传承的部队,置身光影去感受血脉传承,我心中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跨过鸭绿江》中,老军长‘坚决完成任务’的果敢,以及113师前辈昼夜兼程、一鼓作气的勇气底气,催人泪下,更催人奋进。”


作者:姚欣彤 李星磊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