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红色歌谣唱响湘东大地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3-04 15:01:56

  湖南省株洲市军地致力留存红色记忆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歌谣唱响湘东大地

  ■张建武 胡小剑 华 山

  坐落在湘水之滨的湖南省株洲市,是一片革命热土。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中,红军在这里播撒革命火种,并和老区群众创作《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区干部好作风》《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等朗朗上口、荡气回肠的红色歌谣。这些歌谣穿越岁月长河,传唱不衰,成为留存在人们心中的红色记忆。

  近年来,株洲市军地加大红色历史的挖掘、保护力度,组织党史专家、民兵、志愿者对散落民间的歌谣进行抢救式搜集整理,并不断创新载体形式,让红色歌谣在新时代焕发强大生命力。

  一首红歌一段红色历史

  毗邻炎陵县水口乡的叶家祠是株洲市红色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进入叶家祠,回响在参观者耳畔的是一段动人的旋律:“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就要当红军……”

  1927年10月15日晚,叶家祠小阁楼透出一丝橘红色的灯光。灯光下, 6个年轻人跟着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水口乡的毛泽东同志进行入党宣誓。随后,这些年轻人唱着这首歌谣随部队走上井冈山。

  茶陵县棋盘山陡峭绵延,山脚下有一座列宁学校。每年开学典礼,学生们都会高声合唱:“共产主义新,我们是接班人。毛委员共产党,中华指路人。中华未来,一切由我们!”

  列宁学校教导处主任李文峰介绍,这首歌是该校校歌。1930年,红军在此创办了列宁学校,招收工农子弟免费上学。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列宁学校稍大的学生唱着校歌随红军踏上长征路,年纪尚小的留了下来。为躲避反动派破坏,12岁的春伢子将校牌藏在了学校后山。敌人抓到春伢子,威逼利诱他交出校牌。但春伢子宁死不屈,最终被活活烧死……

  毗邻井冈山、山高谷深的炎陵县梨树洲村,是苏区红色歌谣的发源地之一。红军长征前,曾在当地“扩红”。征兵启示刚一贴出,报名参加红军的年轻人络绎不绝。新婚仅3天的潘乔记,和其他十几名青年一起唱着歌谣,随部队踏上漫漫长征路。

  临行前,每名青年在后山栽下一垄杜鹃花。潘乔记拿出一面镜子送给妻子阿莲,告诉她:“革命成功后,我一定回来!”“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革命胜利呦你回头,老妹等你呦到白头!”次日,阿莲在村口大榕树下挥泪送别亲人。

  90多年过去,当年栽种的杜鹃已是一片云霞,可栽树的勇士再没回来。新中国成立后,阿莲才得知,潘乔记在过草地时已经牺牲了。

  “革命战争年代,在株洲,父母送子子送父、情妹送哥妻送郎参加红军的场面随处可见,当地群众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劝郎当红军》《当兵我要当我红军》《慰问红军歌》等歌曲,真实地还原了那段历史。”株洲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

  “每首红色歌谣背后都有一段历史,见证着峥嵘岁月。”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介绍,许多红色歌谣产生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在当地客家山歌、民谣音律的基础上创作,采用传统比、兴、赋表现手法,语言通俗,朗朗上口,便于传唱。

  为保卫新生的工农兵苏维埃政权,红军战士和茶陵人民团结一心并肩战斗,合唱“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为表达红军与当地群众的鱼水情深,株洲群众唱出“同志今晚到我家,没有羊肉有南瓜;没有鸡肉有野菜,火麻拌菜水当茶”,《红军打仗真勇敢》则道出了对红军对共产党的敬佩、期盼和热爱……

  “这些红色歌谣或抒真情,用艺术打动人,或接地气,用事实教育人,或慷慨陈词,用胜利鼓舞人,体现了老区人民的红色情结,更成为有特殊意义的精神符号。”株洲军分区领导表示。

  唤醒老区村落红色记忆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红军打仗为工农,杀尽一切寄生虫”……2月底,株洲市上半年预定新兵走进炎陵县红军标语馆参观学习。这座标语馆里,记录着100余首不同红色歌谣诞生经过。

  “历史需要被铭记,这些烙上革命历史印记的红色歌谣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炎陵县红军标语馆工作人员表示,炎陵县一直非常重视红色歌谣的整理和传承。为传唱好保存至今的红色歌谣,2008年,该县将“苏区红色歌谣”申报为株洲市非遗保护项目。2009年,该县“苏区红色歌谣”又被列入省非遗保护名录。

  这是株洲市军地留存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缩影。多年来,株洲市军地和民间志愿团体一直致力于红色歌谣的整理保护传唱,发动党史专家、民兵、志愿者等坚持抢救性挖掘保护散落民间的红色歌谣。他们跋山涉水,在村庄社区、田间地头,留下搜集红色歌谣的足迹。

  茶陵县严塘镇原文化专干黄运初就是其中一员。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他们经常托人四处打听,一听说哪里有人会唱红色歌谣,就会请村干部带路前去收集。

  “没有录音设备,我只能一边听村民唱,一边用纸笔记录。”黄运初说,多数歌谣在民间口耳相传,没有歌名,他们就根据歌词内容起名。“如‘捉鸡捞鱼担担酒,两脚如飞快步走,你问我到哪里去,担到湾里和井头,慰问工农子弟兵,酒醉饭饱打白狗’这首红歌,就起名为《打白狗》。”黄运初说。

  红歌收集不易,黄运初耗费了近2年时间才收集到13首歌。“我热爱这个,就不觉得累了。能为后人留下这些红色记忆,我感到非常有意义。”黄运初说。

  株洲市军地还组织人员找寻革命烈士墓碑,瞻仰战斗遗迹,看望老英雄,寻访红军后代等,在搜集整理红色歌谣的同时,发掘一首首可歌可泣的红色歌谣背后的故事。

  在发掘当地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及红色歌谣时,株洲市军地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还将挖掘到的红色故事素材加工整理,通过多种方式送进乡村、校园。

  “客家人都喜欢听山歌,于是我们编创了一些新时代山歌,将党的创新理论用山歌的方式表达出来。”志愿者刘小超说:“志愿者队伍中有几位‘乡村名嘴’,非常擅长山歌,他们用山歌的形式,巧妙地将红色文化‘唱’进了人们的心坎里。”

  志愿者们创作的红色歌谣,唤醒不少老区村落的红色记忆。“当初我们去十都镇青石岗村搜集、整理红色歌谣和背后故事,一些年轻村民刚开始都以为村里并没什么值得宣扬的红色故事和红色文化。”刘小超回忆,为此,他们查阅大量文献和史料,并拜访村里老人,将整理后的红色故事新编成红色歌谣唱给村民听。

  “听完才知道,原来我们村许多乡亲都为掩护红军医院伤员牺牲了。”青石岗村民黄奎说,他要将这些故事和歌谣分享给亲朋好友,让更多人了解先辈的英勇故事。

  株洲军分区领导表示,他们要继续鼓励传承、发扬并创作新时代红色歌谣,引导激励群众从革命传统中感悟崇高、从红色歌谣中汲取力量,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唱响新时代红色歌谣。

  据统计,近年来,株洲市共整理留存2600余首红色歌谣,创作100余首新编红色歌谣。这些红色歌谣激励着老区群众,为建设美丽家乡和乡村振兴接续奋斗。

  红色歌谣越唱越响亮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时刻准备着!”

  今年元旦,茶陵县列宁学校学生身着红军服,徒步拉练到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学生们吃红米饭南瓜汤,哼唱红色歌谣,体验革命先辈的艰苦生活。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挖掘、传承红色歌谣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便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株洲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负责人说。

  青少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群体。近年来,株洲市军地持续开展红色歌谣进校园活动,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各大中小学校演出,指导学生学唱红色歌谣;每逢清明、八一、烈士纪念日等,组织大中小学学生到红军广场、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地,缅怀革命先烈;在军营开放日,组织学生走进军营,与官兵同唱新红歌……

  “内容难走心、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曾是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大难。株洲军分区创造性地将红色歌谣融入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走开“荧屏上宣讲、掌心上学习、指尖上交流”路子,在网络和微信平台开设网上红色课堂,提升教育质效;重新唱响《红军阿哥你慢慢走》《不嫁红军心不甘》等红色歌谣,创作《红色摇篮唱辉煌》等新编红色歌谣,在“说唱比”中坚定理想信念;组织民兵到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邀请王莲秀等老红军给民兵讲述革命故事、教唱红色歌谣,从先辈事迹中接受灵魂洗礼。

  “哎呀来!红区干部好作风……”2023年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这天,炎陵县十都乡密花村、洋岐畲族村等地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的红色歌谣大赛火热举行。当地客家人用一曲曲红色歌谣,唱出家乡山美水清的幸福生活。

  “丰收为老区农民的物质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文化惠民、文化乐民’的同时,充分发挥红色歌谣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的作用。”株洲军分区领导介绍,在丰收节上举办红色歌谣比赛,满足了当地畲族、瑶族及客家山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唱响了歌颂老区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者哟,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哟。”“手拿竹棒呀哆哆响,一山那个溜溜一山那个牛……”此起彼伏的歌谣回荡在田间地头,成为丰收节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

  据介绍,为了让群众近距离了解红色歌谣、歌唱红色歌谣,株洲市搭建了“红色歌谣大讲堂”学习平台,依托下辖各区县融媒体中心,实现“一机在手,红色歌谣应有尽有”;不少乡镇街道设置了“红色歌谣擂台”等平台,让民众在家门口便能唱响红色歌谣;组织红歌文艺大篷车走基层、进乡村……形式多样的宣传,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红色歌谣传到千家万户,让红色故事流传更广更深。

  “红色歌谣内涵丰富,是极具说服力、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材。下一步,我们还要把红色歌谣保护、利用与创建双拥模范城等结合起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热情,让红色歌谣唱响湘东大地。”株洲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刘新宇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