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用评估手段揭开战争复杂性“面纱”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5-14 08:21:05

用评估手段揭开战争复杂性“面纱”

■季 明 时鹏翔

引言

军事实践充满各种复杂矛盾运动,把握关联性、驾驭复杂性是推动军事发展的基本要求。相形之下,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复杂性愈发突出,从评估视角透视战争复杂性,充分认清机理来源、切实找准发力重点、牢牢把握发展趋势,对于把握现代战争规律、指导未来战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厘清战争复杂性来源

战争是一个时变的、非线性的暴力相互作用过程,是典型的复杂巨系统。物理世界随机性、作战行动对抗性、武器装备自适应性和信息网络泛在性的混合作用,不断催生着战争复杂性。

事件随机偶发产生战场不确定性。事件随机偶发是物理世界的客观常态,不可预期事件偶发、多个随机事件频发成为战场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充斥整个战场空间、伴随整个战局发展、影响整个战争成败。历次战争实践证明,战场上不可预期的“黑天鹅”事件从来不是偶然出现。恰恰相反,战场是“黑天鹅”事件的“重灾区”和多发频发地带。1980年,美国解救人质的“鹰爪行动”原本计划完备,却因遭遇突发沙尘暴导致坠机,最终行动以失败告终。正因为战场随机事件多发频发,战局走向难以准确预测,结果经常出人意料。

体系对抗博弈造成信息“迷雾”化。战争是双方或多方激烈的体系对抗行动,因各方进攻、防护、伪装和欺骗等行动不断交叉重合,战场复杂性空前增加。智能化战争体系对抗博弈更加复杂多样,海量信息生成以及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使错误信息、欺骗信息、失真信息等充斥整个战场,极大增强了信息获取、理解判断、决策处理的难度,给了解战况、把握战局、认知战争蒙上层层“迷雾”。近些年的局部战争中,多方曾采用深度伪造技术,在媒体上发布虚假消息,干扰判断、迷惑认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战进程。

武器自适应性加剧战局不可控。武器装备是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智能化装备数量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高,其智能决策能力不断增强,日益从战争工具升级为具有“思考”能力的自主行为体,从“受人控制的机器”向“与人共生协同的伙伴”演变,自主感知、自主决策、自主行动、自主评估等任一环节,都有可能错误理解意图,擅自作出行动。在战场环境复杂、对抗性极强的条件下,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程度越高,自主性越强,作战行动往往也越不可控,任何一个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对战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复杂网络结构导致态势非线性。作战体系是由作战要素和要素间存在的交互关系组成的复杂网络,各要素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指挥关系、通信关系、协同关系、保障关系等更加复杂,跨层级、跨尺度、跨区域的联动广泛存在。某一作战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的非预期改变都可能导致网络结构、网络连接发生变化,带来战场态势的非线性跃变。如同“蝴蝶”效应一般,战时一个看似平常的作战单元被毁、一次小规模的作战行动,都可能带来战场态势全局性突变。

分门别类做好对症评估

针对战争复杂性来源多元、机理迥异、影响多变等特点,需分门别类针对性“诊断”、定位评估其影响,多维揭开其“面纱”,充分发挥评估对作战决策、战争制胜的支撑作用。

通过评估提高战争随机不确定性认知。不确定性是战争的重要特征。在战场上,无论是战争环境变化的随机性,如突发的局部性天气变化,还是武器装备的随机故障、指挥网络的不稳定性等,均会导致对抗过程与结果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天然存在的,无法彻底消除。为此,需要对战争中这种随机不确定性进行预测性评估分析,预判其可能出现的时间、位置、地点等,通过评估预测其对作战能力生成的影响,全力做好相关预案,积极应对。

通过评估减少战场情报“迷雾”。战场情报“迷雾”,往往来自情报缺乏、情报过多以及敌方情报欺骗等,是信息的客观不完备性、不确定性、欺骗性和作战人员的理解偏差叠加作用的产物。虽然先进的情报感知分析系统能提升对战场情报的掌握能力,但仅能够减少信息不完备性导致的情报“迷雾”,对其他原因产生的“迷雾”,无法完全消除。为此,一方面开展信息验证推理评估,认清战场运行规律,减少因情报分析能力不够产生的认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虚假信息、不确定信息,开展可信度、置信区间综合评估,把握情报本身的不确定性。通过评估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情报“迷雾”,辅助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在充分掌握情报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利用情报的不确定性,提升科学决策和指挥处置效率。

通过评估增强作战体系韧性。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武器装备加入战场,作战体系将进一步呈现出自组织、自演化、自适应的特征,拥有一定的韧性。韧性是作战体系的整体适应性和主动恢复能力,是能够尽快从攻击中恢复并执行关键任务的能力。通过对作战体系自适应性、脆弱性等评估,找到体系结构优化路径和体系关键脆弱点、枢纽点等,预判体系在各种被攻击情况下,可能的损失程度、失能时长、恢复情况等,为构建更加优化、更强韧性的作战体系找到途径,并做好应对预案。

通过评估避免网络级联崩塌。联合作战高度依赖网络信息体系,作战网络内局部单元功能故障,就会影响其他作战单元,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甚至导致整个作战体系瘫痪。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应对减弱级联故障的有效方法不是增加冗余节点或备份网络,而是选择性删除初始位置的周边网络功能点和链接。因此,应通过评估,掌握网络信息体系故障传播机理,分析不同网络链路功能承载能力,掌握临界指数,针对性研究网络功能优化及减弱级联故障的预置方案,避免出现战场上的“阿喀琉斯之踵”。

把握复杂性评估新趋势

区别于传统作战评估的“还原论”视角,战争复杂性评估立足新视角,关注现代战争“对抗、整体、智能、动态”等特点,其在评估目的、评估方法、评估指标和评估结果等方面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评估目的由“减少不确定性”向“管控不确定性”转变。评估目的牵引评估实践。一直以来,人们时常认为对战场态势掌握不清晰的主要原因是信息量不够大,技术不够先进。但实际上,不确定性是战争这一复杂系统的固有属性,无法从根源上消除,评估数据再怎么多,评估方法再怎么好,都只能有限降低不确定性。为此,需要基于科学思维,正确定位评估作用,实践中避免追求“单向透明”,而是将重心放在管控不确定性上,例如找准风险点、做好预案,找到体系脆弱链、加大备份,找到能力强弱点、形成跨代优势等,辅助指挥员认识不确定性、利用好不确定性。

评估方式由层层分解聚合向整体度量转变。评估方式反映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基于还原论对战争要素进行层层分解,再对分解后的各部分进行量化聚合,是战争评估的传统方法,也符合人们对一般事物的认识过程。但战争是复杂系统,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通过“分解+认识+综合”的方式难以认知战争本质。在评估中需要把握战争整体,特别是关注战争的涌现性,由过去简单叠加多种要素能力,就得到总体能力的聚合性评估,向直接从整体层面评估使命完成度、任务完成率、结构鲁棒性、体系韧性等转变。

评估指标由指标树向指标网转变。评估指标是评估的依据和标尺。传统对评估对象层层解构和聚合的评估方式,构建出的指标呈现为树状结构,每级指标由下一级指标聚合而成,这一结构难以满足具有非线性、适应性特征的战争系统评估。战争各要素之间存在大量关联影响关系,需要构建反映战争特性的指标网络,在评估单一指标值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分析信息赋能、网络聚能、体系释能等现象的演化机理,找到“非线性效应”“级联特点”等敏感点、脆弱环,掌握战争系统内在运行规律。

评估结论由确定值向概率值转变。评估结论是评估的最终产品。决策者通常希望通过评估得到能力有多大、体系好不好甚至能不能打赢这样的确切答案,但战争复杂性决定了战争是难以预测的,相较于得到确定值,给出在具体情况下的概率性结论更为科学。通过设置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不同对手等条件,进行多种情况的变化性评估,基于数理统计和概率论,得到结果值的概率分布,全面掌握战争态势和可能发展趋势。

作者:季 明 时鹏翔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