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佤山的“阳光”
■乔秀清 侯炳茂
清晨,当太阳从阿佤山探出头,沧源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便浸润在金灿灿的阳光里。沐浴着晨光,由解放军总医院退休专家组成的“阳光服务队”来到阿佤山,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帮扶。
当“阳光服务队”到达国门新村时,村主任鲍文保一大早便招呼村民们赶往义诊点。还未到义诊时间,义诊现场的诊桌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医生,我这些年一直行动不便,颈椎也不舒服,麻烦您给看看。” 鲍文保走到诊桌前,向康复医学科专家黄孝宽求助。
黄孝宽仔细检查后发现,鲍文保的颈椎和膝关节存在骨质增生,便立即对他进行按摩推拿治疗。从脊椎到骻关节再到膝关节,黄孝宽由上而下反复进行推拿,不一会儿脸上就挂满了汗珠。一个疗程结束后,鲍文保感觉身体轻松了许多。他紧紧握着黄孝宽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专家,辛苦了!”
阿佤山山高路远,医疗条件相对有限。从北京出发前,耳鼻咽喉科专家冯勃特意购买了两个电子耳镜带到沧源,方便在义诊时使用。现场,电子耳镜果然派上了用场。
“我的耳朵疼得厉害,还嗡嗡地响。医生,您帮我看看这是怎么回事。”义诊时,一名佤族群众用手捂着耳朵向冯勃求助。冯勃用电子耳镜检查后,发现患者耳内飞进去一只小飞虫,如果不取出来,可能会导致耳膜穿孔、耳道发炎,进而影响听力。
“有办法治疗吗?”得知耳朵疼痛的原因,患者十分担心。
“放心,我马上帮你把飞虫取出来。”面对老百姓紧张的目光,冯勃边安慰他,边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患者耳内的飞虫取了出来。
离开沧源前,冯勃将两个电子耳镜赠送给当地医生,并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操作使用。沧源佤族自治县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年轻医生陈铖经常联系冯勃,向他请教理论知识、咨询技术难题。一次,陈铖给冯勃发微信说:“冯老师,我用您赠送的电子耳镜为很多耳疾患者进行了诊治。在您的精心带教和具体指导下,我的理论水平和治疗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同冯勃一样,“阳光服务队”的专家们都与沧源的医务人员保持着密切联系,帮助提升当地的医疗能力和水平。
麻醉科专家叶亚军一来到沧源,便一头扎进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通过理论授课、播放影像、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当地医生传授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特色技术——浅麻醉清醒下气管插管。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在叶亚军的指导下,为一位肾结石患者进行了浅麻醉清醒下气管插管。
“感觉还好吗?”麻醉成功后,一位麻醉医生问患者。患者眨了眨眼睛,伸开五指向大家示意。麻醉科的医生对叶亚军说:“您传授的麻醉技术,给沧源手术患者带来了福音。”
在沧源进行医疗帮扶期间,“阳光服务队”的队员们每天早出晚归,为当地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佤族群众激动地说:“解放军医疗专家送来的阳光,温暖了佤族人的心。‘阳光服务队’西代勐(好得很)。”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