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纪念碑前,耄耋老兵相遇话当年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5-23 08:26:11

日前,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发生动人一幕——

纪念碑前,耄耋老兵相遇话当年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段艳梅

烈士纪念碑前,窦保轩(左)、乔忠灵两位老兵握手。受访者供图

“英雄惜英雄”“愿功臣多寿,看山河万里”……最近,两位年过九旬、身着老式军装的老兵在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相遇的一幕,被镜头定格。老兵饱经沧桑的面孔、胸前熠熠生辉的纪念章和紧紧握住的双手,让见证这一场景的参观者不禁动容。

身穿新四军军装的老兵名叫窦保轩,他1928年出生于安徽省萧县张庄寨镇白楼村,15岁参军,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因多年征战,腰部、胳膊等多处负伤,左眼失明。随着年龄增长,窦保轩愈加思念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趁我还能走得动,我得抓紧时间去看看他们。”在家人的陪同下,窦保轩先后到江苏泗洪、河南八里庄等多地祭奠。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便是他行程中的一站。

巧合的是,当天,家住河南省永城市陈官庄乡胡庄村的老兵乔忠灵也来到陈官庄烈士陵园。1931年出生的乔忠灵,16岁参加革命。决战淮海、南下渡江、解放上海、参加抗美援朝……乔忠灵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荣立三等功4次。乔忠灵家人告诉记者:“老爷子年纪大了,有时会梦到当年战斗的场景。第二天醒来,便让我们陪他去附近的烈士陵园待上一会儿,陪牺牲的战友说说话。”这天,乔忠灵又一次叫上一家老小四代人,来到烈士陵园祭扫。

“在烈士陵园,姥爷远远地看到了那位老兵爷爷,他刚从纪念碑前下来。两位老人之前不认识,但一见面就特别亲,握着对方的手就不松开了,还聊了许多以前从军打仗的事。”窦保轩的外孙女朱文靖介绍。

当被问及左眼的情况,窦保轩乐观讲道:“18岁时就伤了,被敌人的手榴弹炸的。但不影响,只要右眼在,我就还能瞄准敌人。”解放战争时,窦保轩左眼被弹片所伤,永远失去了光明。后来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他靠着仅有的右眼顽强战斗。“我肩膀被子弹打了个洞,比起你来,这都不算伤了。”17岁的乔忠灵在萧县青龙集一带的战斗中肩膀中枪,伤还未完全养好便归队投入战斗。

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愿望,两位老兵的话匣子一经打开便合不上了。

“爷爷,打仗时你们害怕吗?”两位老人的聊天,吸引了许多祭扫的群众驻足围观,其中一名小学生问道。“怕啥,不能怕!”窦保轩讲起了自己的战斗故事。一次战斗,十六七岁的他面对敌人的刺刀,用力一拨,一个箭步上去刺中对方胸膛,胳膊因此被刺伤。“穿上了军装就啥也不能怕,只能有一个目标,把仗打赢。我们打赢了,下辈人就不用打了,就能享福了……”乔忠灵接过了话茬。

随着围观者增多,不少人拿出手机,记录下这动人的一刻,并向老兵表达敬意。两位老兵表示:“牺牲的烈士是真正的英雄。现在革命胜利了,百姓生活好了,国家越来越强大了,真希望他们也能看到……”

相聚短暂,两位老兵相约明年再一起来。与乔忠灵话别,窦保轩和家人继续向烈士纪念碑前行。行至台阶处,窦保轩颤颤巍巍地从轮椅上站起来,努力站直佝偻的身躯。他抚了抚衣服上的褶皱,理好胸前的绶带和勋章,摘下军帽,向着烈士纪念碑深深鞠躬,随后戴上军帽,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缓慢离开的乔忠灵转身回望,只见松柏苍翠,清菊朵朵,纪念碑巍然耸立。


作者:段艳梅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