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阿布达日的春天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5-23 10:59:48

  阿布达日,蒙语意为箱子、聚宝盆,寄托着当地牧民对草场肥沃、土地富饶、牲畜肥美的期望。这里地广人稀,春季干旱风沙多,少见柳树透绿、燕子衔泥。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官兵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这里,他们自豪地说,春天的美景写在了哨所里、刻印在心头上。

  一

  这个春天,身怀六甲的军嫂张蓓嫣,带着思念踏上了边防探亲路。营部安排专车,将她送往丈夫赵俊凯所在连队。乘车缓缓行驶在前往连队的公路上,她眼中渐渐湿润了。昨天,她还在城里的公园中拍摄盛开的桃花,通过手机屏幕与丈夫分享春天的美好,今天便匆匆赶到丈夫驻守的连队。车窗外,漫天狂沙把天地间堵得严严实实,令车里的她有些喘不过气来。大白天的,越野车开着灯前行,这哪里有春的痕迹。

  终于,张蓓嫣远远看见几名军人在驯马,矫健的身姿不惧风沙。在他们中间,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她的丈夫。那一刻,噙在眼中的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咸咸的滋味里是对丈夫满满的爱和心疼。她这才知道,每年的春天正是驯马的关键时期,这些骏马需要经过精心的训练才能成为边防战士的得力助手。作为连队最有经验的驯马师,她的丈夫要带领战士们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

  张蓓嫣停下了脚步,陪伴丈夫一起感受阿布达日特别的春天。在边防,与春天一同到来的并不是花的绽放,而是风沙的考验。在这样的环境中,战士们锤炼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精湛的技艺。对于张蓓嫣来说,这里的春天虽然没有桃花的娇艳,却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它见证了爱与责任的力量,以及在艰苦环境中绽放的坚强与温暖。

  来自重庆的列兵安治国,感受了边防的第一个春天。参军那天,他高兴地乘坐“春天的列车”——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穿过火锅的味道,穿过鲜花的香味,穿过起伏的群山,不远千里奔赴边防。刚来边防一线,他就感受到落差:和热闹繁华、林木茂盛的家乡相比,这里只有零星的植物在风中“独舞”。他感觉自己就像那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花,只要默默坚持,终有绽放的那一天。连队干部对他的生活、训练很关心,不断鼓励他克服短板、提高成绩。

  有一天,班长兴奋地跑过来,递给安治国一个树枝,笑着说:“春天来了。”枯黄的枝叶下,露出隐隐绿意。安治国心花怒放:原来春天一直都在,唯有留心处,才能见暖阳。

  二

  2023年12月,李兴洪参军来到这里。他的家乡云南,四季如春,但阿布达日的春天给了他全新的体验——这里没有云南春天的花开如海,只有漫天飞舞的黄沙和怒吼的狂风。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初来乍到的李兴洪感到不适应。

  班长发现了李兴洪的困惑,决定让他负责照料连队的菜园。位于连队1.5公里外的种植园,是连队官兵日常蔬菜瓜果的来源。面对这项新的任务,李兴洪的心态发生了转变。他不仅全力以赴完成日常训练,还学会如何用羊粪为菜地施肥,如何翻地、育苗。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积极向附近牧民请教。渐渐地,种植园里的蔬菜棚内冒出一排排生机勃勃的绿芽。

  这段时间的努力与付出,让李兴洪明白,春天的意义不仅仅是花的绽放,更是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滋养。在这片荒凉的边境之地,他和战友们用双手和汗水,唤醒了沉睡的土地,播撒了生机和绿意。无论春天的模样如何变化,总会以不同的方式亲吻祖国每一寸土地。

  排长许龙飞来这里的第一个春天,遇见的是漫天风雪,没有鸟语花香,也没有春风拂面。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庞上,沙尘把整个天空包裹。当冰雪开始消融,大地终于露出它原本的颜色。营门前十字路口的一棵老榆树映入眼帘,几近中空的树干抽出了嫩绿的枝条——悄然而至的春天,虽然没有繁花似锦,却带着一种坚毅与壮美。

  三

  张艺,在这里服役15年,即将告别军旅生涯。在漫长的戍边岁月里,张艺承担着一项重要任务——为各个哨所送去必需的补给。车轮下,是无尽的戈壁和荒野。张艺与卡车,联通了哨所与外面的世界。

  那是张艺记忆最深的一个春天。风沙肆虐,张艺驾驶军用卡车,为最远的哨所送去急需补给。看不清前方的路,张艺紧握方向盘,凭借着记忆缓缓向目的地前进。在距离哨所不远的地方,卡车突然陷入沙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通过无线电联系最近的哨所寻求帮助。在等待救援的时间里,他坐在卡车里,四周被风沙吞噬,孤独和无助骤然袭来。一个小时后,战友们终于到达。大家一边用铁锹挖沙,一边安慰他:“张艺,别担心!”

  卡车终于被成功拖出沙坑。后来聊起这次经历,一名年轻的战友问他:“张艺,这么多年你从来没有后悔过吗?”张艺微笑着回答:“生活中总会有各种挑战和困难,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学会了坚持、勇敢。能在这片土地上服役,我感到骄傲。”

  冯加乐出生在河北石家庄的一个小山沟里,父亲是镇上的泥瓦匠。儿时,父亲踩着高梯刷出的一抹抹白色,是冯加乐最爱看的风景。爬上那把刷大白专用的梯子,成了他童年最坚定的梦想。后来,因为一次高空作业事故,父亲的半边身子失去知觉,冯加乐的梦想仿佛失去了颜色。

  2007年,冯加乐成为一名边防战士。看到班长们站在哨楼上执勤的身影,他无比羡慕。每次想偷偷走上哨楼观察的时候,他都被班长严厉地喝止:“没掌握执勤技能之前,不准上来。”

  冯加乐清晰记得通过执勤技能考核后,走上哨楼执勤的那个夜晚。班长一边观察一边告诉他:“你看,阿布达日春天的夜晚繁星点点。看得久了,容易想家。咱们就是要甘心奉献,耐得住寂寞,守得了平凡。”

  寒来暑往,不变的是阿布达日的春天。冯加乐当班长整整13年,每次带新兵时,他都像当年自己的班长那样教导他们。前几天,新兵小刘兴冲冲地找到他:“班长,听说哨楼上有阿布达日最美的风景,我的执勤技能已经考过了,能让我上去看看吗?”

  看着小刘真挚而热烈的眼神,冯加乐仿佛看到了17年前那个拼了命想走上哨楼的自己,他说:“走吧,班长陪你一起上去。”


作者:向 勇 雪 光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