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中国航天向着更深更远的星辰大海进发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5-24 08:50:40

2024年5月3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嫦娥六号原本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在嫦娥五号任务成功之后,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伴随着火箭升空,嫦娥六号这位“月球探险家”将前往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更为精细、深入的科学探测和样本采集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的采样任务,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尝试。这不仅有助于人类进一步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更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一次勇敢挑战。

向着星辰大海进发,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诠释了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的自信。

中国人对深空的探索是从月球开始的,而今年正好是我国探月工程立项的第20年。2004年,探月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自此,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20年来,中国探月工程“八战八捷”,每一步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每一次爬坡过坎,都面临着风险和挑战、凝注着航天人的智慧和力量。

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其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一致,月球永远只有同一面与地球相对。因此,飞临月球背面的人类探测器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为了与探测器保持稳定的通信链接,2024年3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了鹊桥二号中继星,搭建起地月之间的通信桥梁。鹊桥二号中继星的部署,解决了通信联系和数据传输方面的问题,为嫦娥六号及后续任务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中继服务。

向着星辰大海进发,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是光荣与梦想的见证。

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到北斗卫星全球组网成功,从在地球轨道建造科学实验室到将探测器送上月球,那一抹抹闪耀在宇宙中的“中国红”,北斗、嫦娥、天问、神舟、天宫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凝聚了中国航天人的光荣和梦想,将中国航天人的一段段追梦足迹书写在浩瀚的太空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人类已经进行了100多次月球探测,但对月球的了解仍然很浅显。相对于正面,月球的背面更加古老,拥有更多的撞击坑,环境十分独特,其地质结构、物质组成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通过嫦娥六号的采样任务,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月球乃至地球的历史和演化过程,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宝贵的科学数据。

进入21世纪,主要航天国家加快了开展深空探测的步伐,为航天活动不断注入新的元素。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利用也正在成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未来,国际社会需要建立一套被普遍接受的月球资源开发制度,有序、安全地开发和利用月球资源,为全人类谋福利。

星空浩瀚无限,探索永无止境。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秉承自立自强的精神,迎着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远大目标不断奋斗,中国航天事业必将谱写出更加壮美的篇章。


作者:左清华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