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参谋,搞个问卷调查,看看大家对近期组训情况有什么反映”;
“李干事,搞个问卷调查,摸一摸内部关系存在哪些问题”;
“张副营长,组织一次伙食情况问卷调查”……
在部队工作,经常会听到一个“热词”——问卷调查。作为了解基层情况和官兵反映的一个手段,因其快速、有效、覆盖面广,问卷调查被各级机关广泛运用。但结合多年基层工作实践,笔者认为,问卷调查更适合军级以上机关使用,旅团级机关应非必要不组织。至于原因不妨从组织问卷调查的初衷说起。
无从考证问卷调查始于何时何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相比其他调研手段,问卷调查的优势应该就是它产生和存在的理由。那么它的优势在哪里呢?在于快速高效,便于组织,可以在较短时间里获取较多的调查样本。所以,当一次调研时间有限,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情况时,组织问卷调查就比较合适。从这个角度讲,由于军级以上机关与基层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下基层调研又大都时间有限,所以问卷调查就自然地成为军级以上机关全面了解基层部队建设情况的手段之一。
而旅团级机关与基层营连紧密相连,常常共处一个营区,部队当前处于一种什么态势,官兵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怎么样,都可以直接从官兵的脸上看出来、从大家的嘴里问出来、从部队的歌声口号声里听出来。再加上旅团级机关干部大多来自所属营连,和基层官兵有着共同的工作、训练、生活基础,彼此之间熟悉、亲近,面对面展开直接的、坦诚的、深入的交流一般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成本,所以问卷调查并非旅团级机关开展调研的“最优选”。
当然,旅团级机关也不是完全不能组织问卷调查。当一次调研需要较大的覆盖面和具体的数据支撑时,问卷调查还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我们必须知道,问卷调查的结果需要结合一对一、一对多的谈心交流情况使用,避免流于表面,甚至出现偏差。道理很简单,面对一张缺乏表情、没有温度的问卷,和面对一双真切的眼睛、一种诚恳的态度,基层官兵能感受到的被重视程度截然不同,他们反映情况的真假、提出意见建议的虚实也自然差异很大。
进而言之,旅团级机关天天面对基层,抓工作既要身入更要心入,不能凭感觉搞概略瞄准,更不能把本应开展的谈心谈话等工作,用一份调查问卷简单替代,把本该亲眼发现的问题、亲耳听到的呼声,寄望于“纸来纸去”。
回到开头那三个问题,想知道组训情况怎么样,到训练场上看一看就一清二楚;想知道部队内部关系怎么样,业余活动时间去连队转一转就一目了然;想知道最近伙食情况怎么样,到各营饭堂吃一次碰饭就明明白白了……这是旅团级机关的优势,不可弃而不用。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