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春辉、特约记者王士刚报道:“谢谢你们,及时送来的药物救了老伴一命……”近日,家住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文景苑小区的陈大爷来到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向马路街街道“96771”服务热线接线人员和退役军人刘凯表达感谢。
陈大爷老伴患有心脏病,平日里药物不离身。一天下午,老伴突然发病,但家里的药刚吃完还没来得及补充,束手无策的他试着拨通了街道“96771”服务热线。不到10分钟,家住附近的退役军人刘凯便送来了所需的硝酸甘油片和速效救心丸。看到老伴吃下药物转危为安,陈大爷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马路街街道辖区内共有退役军人2300余人,其中退役军人党员798名。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洋告诉记者,他们分析辖区退役军人分布情况、小区分布情况后,将街道居民区划分为6个大网格34个小网格,以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为单位,建立领导干部包联退役军人、在家党员包联流动党员的工作机制,形成“200米老兵响应圈”。
在此基础上,马路街街道开通“96771”服务热线,辖区群众遇到困难只需拨打热线电话,就有退役军人上门解决,做到“你有所呼,我必有答”。
为激发退役军人奉献热情,他们以基层服务站为载体,打造马路街红色党员队、橙色文化队、绿色环保队、蓝色平安队、白色医疗队、金色童年队、银色夕阳队等“七色光”志愿服务队,建立积分制度,退役军人参与垃圾分类、邻里互助、平安巡逻等均可获得相应积分,累计积分可在社区“信易超市”兑换生活必需品。目前,“七色光”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服务近百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逐步成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有生力量。
磨剪子戗菜刀、调解邻里矛盾、排除消防安全隐患、帮助提升街道环境……如今,马路街街道退役军人们用一个个暖心举动,践行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让“200米老兵响应圈”惠及众多邻里街坊。
前不久,退役军人闫伟晚饭后在街上遛弯发现,一栋居民楼二楼窗户冒出阵阵黑烟。见状,他毫不犹豫跑到住户附近的灭火器存放点,手持灭火器奔向二楼,果断关闭电源和天然气阀门,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并紧急联系居委会值班人员一起处置火情,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