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作战指挥新变化
■高 凯
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带来分布式作战、集群式作战、多域作战等新型作战样式,作战样式之变必然催生与之相适应的指挥体系、指挥架构、指挥方式、指挥手段等,进而带来作战指挥的新变化。
指挥体系“网云一体”。现代作战任务更加多样,带来了全域精确指挥、跨域跨级协同、广域实时控制等不同指挥需求,这就需要指挥体系能够根据不同作战任务以及指挥需求灵活编组,在发挥好指挥员能动性的同时,构建适应现代作战指挥需求的指挥体系,节约指挥资源。这就要求发挥现代网络数据传输快、带宽大的优势,变依托指挥中心构建的“中心化”扁平网状指挥体系为“去中心化”的“网云一体”的分布式指挥体系,各指挥节点依托通联网系按需入网,用好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优势,建立广域分布、动态共享、边端自洽的“指挥云”,用高效的指挥体系算力支撑“OODA”循环运转。
指挥架构“弹性适变”。现代战争“战略决策、战役指挥、战术行动”的特征更加明显。在小规模军事行动中用战略、战役指挥资源指挥战术行动尚可,在大规模军事行动中,因指挥方向多、指挥行动多、指挥力量多,难免显得捉襟见肘。且现代作战指挥体系应对非传统威胁频次、数量逐步增多,这就要求能够提升指挥架构的“弹性”,以应对不同行动。在构建“网云一体”指挥体系的基础上,着眼现代作战战略、战役、战术层级界限逐渐模糊的特点,按照侦察情报、协调控制、作战保障、综合防护等不同作战功能构建基本指挥架构,并预留指挥接口,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增加相应指挥模块,提升指挥弹性以应对作战变化。
指挥力量“三角倒置”。传统战争时代,战场态势回传较慢,需要指挥员现地根据战场态势立即决断,指挥力量呈典型的“正三角”树状结构,指挥力量越往下越充实。到了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时代,指挥体系逐步向网状结构演变,且随着现代作战对数据筛选、情报融合、态势分析等指挥保障需求越来越迫切,中高级指挥层级不仅要完成决策筹划、作战规划、方案计划等传统工作,且需要统筹更多的战略资源,对指挥力量需求增大,使得指挥力量向战略、战役级上移,形成了“倒挂”现象,“正三角”指挥力量结构逐步向“倒三角”结构转变。
指挥理念“任务主导”。现代战争作战地域广、作战行动多、协同要求严,使得指挥对象多、层级跨度大,指挥员依托指挥机关盯着数据分析、盯着态势指挥虽然能够减轻一定的指挥压力,但毕竟个体精力有限,在现代广域分布、态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积极发挥下级指挥员主观能动性,兼顾集中指挥权威性与分散指挥灵活性,以“任务主导”来控制作战全局。一方面,要注重“统”,只明确作战意图、作战指导、作战任务,统配作战资源;另一方面,要注重“活”,不明确具体方法,发挥下级主观能动性及临机决断力,自主进行作战设计、控制作战行动。
指挥方式“敏捷多模”。指挥体系、网链架构、力量结构等发生变化催生指挥方式之变,尤其是现代作战对指挥实时性、灵活性要求高,更加需要与之适应的指挥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机、机机信息交互,实现多模态运转、敏捷高效指挥。在用好有线、无线、卫星等传统指挥手段的基础上,统好临近空间资源,根据任务与多维域作战力量自动建立多迂回指挥信息链路、自主分配频谱资源,根据不同作战区域指挥需求,与之建立相应指挥网链,并根据战场态势适时调整指挥手段。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