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准备着”
■邹世勇
●“时刻准备着”,离不开思想准备的未雨绸缪,体现在日常训练的千锤百炼,更要有敢于挑战极限的勇气
前段时间,思想解读类融媒体片《淬火》热播,第五集《中流击水勇担当》中,飞行员董珺驾驶战机迎“敌”而上,成功打掉目标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董珺说,领空刻在脑子里不容侵犯,我们所有的队伍都做好这种准备,时刻准备着。
“时刻准备着”,话语铿锵,令人振奋。这种“准备”,主要体现在状态和能力两个方面。以射击为例,“状态”就是子弹已经上膛,随时可以扣动扳机;而拥有装弹、瞄准、击中等一系列本领,则是能力的体现。广大官兵如何练就过硬能力、确保随时进入状态?实践证明,只有思想上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日常训练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敢于自我加压、挑战极限,才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时刻准备着”,离不开思想上的未雨绸缪。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情总是那样,你准备不好,敌人就来了;你准备好了,敌人反而不敢来。”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迫切需要我们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做好备战打仗的充分准备,切不可有当和平兵、做和平官的想法。要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谋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确保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
“时刻准备着”,体现在日常训练的千锤百炼。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胜利从来只垂青千锤百炼的军队和本领高强的军人。广大官兵唯有在平时训练中从基础动作练起,一步一步优化、一秒一秒突破,扎实训练,把每一个动作都练成肌肉记忆,练就“快敌一秒、胜敌一招”的实战本领,才能让“时刻准备着”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习惯;不仅是一项要求,更是一种素养。
“时刻准备着”,更要有敢于挑战极限的勇气。“飞鲨”第一人戴明盟就是一个喜欢挑战与突破的人,他带头飞高难课目,带头试风险项目,在完成大量超负荷、大密度、高难度科研试飞后,终于探索出一条航母飞行的新路……正是有了这种敢于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他才能不断刷新训练纪录。广大官兵在“时刻准备着”的过程中,也应不断自我加压,敢于挑战极限,主动跨越“舒适区”,敢于突破“极限值”,激发出自身最大潜能,从而迎来自我成长的“倍增期”,不断提高打赢本领,确保一声令下,不辱使命。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