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警备区组织民兵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守护母亲河长久安澜
■吴 震 本报特约通讯员 董浩文
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雪,为甘肃省兰州市百里黄河风情线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漫步在黄河岸边,不远处一支身着迷彩的民兵小分队正在清理漂浮在河道的杂草树枝。入冬以来,气温持续下降,由民兵和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者,不畏严寒,倾情守护着母亲河。
2024年9月,习主席来到黄河兰州中山桥段考察。他对在场的干部、群众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兰州是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大家要心怀感恩,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共同保护好黄河,让母亲河永续惠泽子孙后代。
“保护好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兰州警备区党委一班人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和民兵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积极参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守护母亲河长久安澜。近年来,他们持续组织民兵种植“双拥林”、整治土地沙化,用实际行动助力生态环境建设。
连日来,该警备区组织官兵、民兵和退役军人志愿者来到黄河岸边、“双拥林”区、街道社区,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防火灭火知识,强化群众护林防火意识。“黄河流域生态需要大家共同爱护……”中山桥上,熙熙攘攘的游客中,民兵通过设置展板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宣传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引导大家积极投身黄河和水资源生态治理行动,维护黄河两岸生态环境。
位于中山桥北侧的白塔山公园,见证了当地生态环境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60多年前,由于山势高、雨水少,加之蒸发量较大,白塔山沙化严重,种树成活率低,每年初春兰州市民都要饱受沙尘之苦。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兰州警备区积极响应绿化白塔山号召,组织官兵和民兵与全市人民携手并肩奋斗,春季上山植树,夏季挑水浇树,冬季背冰块上山置于树坑蓄水保墒。经过军民不懈努力,2017年,兰州市森林面积达287.39万亩,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一茬茬民兵接力守护,一棵棵小树茁壮成长。兰州市城关区民兵训练基地,民兵坚持每年种下“责任树”;红古区双拥公园,民兵主动扛起绿化职责;皋兰县“双拥林”,民兵护林小组加强管理维护……
该警备区还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把植树造林、环境美化、资源节约等任务贯穿帮扶工作,先后帮助建成15个重点生态小康村。
2024年10月中旬,笔者来到皋兰县黑石镇白坡村,农家小院里,黄灿灿的玉米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前几年这片地我快要放弃了,没想到能结出这么好的玉米棒子,多亏了兰州警备区官兵给我提供种植方案和技术指导。”正在晾晒玉米的村民卢金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前些年,由于土壤碱性大、产量低,白坡村的山坡上有不少撂荒地。结对帮扶后,兰州警备区结合该村实际,按照促进生态和农业生产协同发展的原则,请来技术人员提供增产植保方案,并筹措资金购置作业机械,鼓励村民开荒复耕,让荒山坡重新披上“绿装”。
“警备区官兵种下的柳树、榆树等树木长势喜人,山上的植被多了,村里的环境美了,村民的幸福指数高了。”白坡村党支部书记安方海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日子越过越美。
如今,在军地携手持续努力下,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母亲河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当地群众在享受生态红利的同时,也更加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形成了良性循环。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