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命出征当先锋,向战强能谋打赢。近日,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国第一代舰载直升机特级飞行员——吕蕴兴。
“今天回老部队要穿得板正一点!”虽年近耄耋,但吕老依旧精神矍铄只见他身着老式海军服,历经沧桑的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容。
“欢迎老前辈‘回家’!”机库内,官兵们整齐列队,吕蕴兴挺直了腰杆快步走上前,望着崭新的国产化舰载直升机,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阔别“战友”二十余年。今天,他们再次重逢。
“咱们的营区环境变得更好了,我感到非常高兴!”看着年轻的官兵和现代化的装备,吕老的内心满是激动,不禁连连感叹海军建设的快速发展。
跟随官兵一路走来,吕蕴兴左胸前的军功章熠熠生辉,当被问及记忆最深刻的军功章时,他向大家娓娓道来“那是我们舰载直升机部队第一次出远门……”
1980年,吕蕴兴作为直升机机组人员跟随舰船编队驶向南太平洋,参与打捞回收我国首枚洲际导弹“东风五号”的数据舱任务。面对陌生海域复杂海况、强敌环伺,机组人员克服了舰船摇晃、晕船呕吐、机舱闷热、体力消耗等重重困难,经过数日的训练,他们终于迎来了运载火箭发射的这天。“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必须第一时间把数据舱捞上来要不然被外国人打捞走了,这一趟万里航行就失去了意义,科研人员的心血也就白费了”吕蕴兴坚定地说。
面对外国舰艇、战机的虎视眈眈和数据舱“自爆”风险,吕蕴兴与战友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胆将战机从1000米降到200米高度,在云下冒雨飞行5分钟后,直飞数据舱上方30米悬停,最终,经过5分20秒的“战风斗浪”,机组成功打捞起数据舱,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支舰载直升机部队第一次在南太平洋上圆满完成国家级重大任务。
翱翔海天33载,参与驾驶5种机型,安全飞行2700多小时,吕蕴兴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海军优秀指挥员”……一枚枚军功章
见证着他的军旅荣光。在官兵簇拥下,吕蕴兴来到该团荣誉室,看到陈列墙上泛黄的老照片和“海空先锋大队”荣誉锦旗,吕老仔细端详、久久驻足。
敢于攻坚别人没有攻克的困难,敢于冲锋别人没有闯过的海域,1994年2月该团被海军党委授予“海空先锋大队”荣誉称号,“我们能得到这项荣誉靠的就是当先锋、打头阵的这股精神!”看着现场的年轻官兵吕蕴兴殷切嘱咐道“你们一定要发扬好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作风,当好祖国的海空先锋,为强军事业作出新贡献”。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精神传承历久弥新。作为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当先锋、打头阵”的精神品质,已深深镌刻在官兵血脉基因中。站在历史新起点他们聚焦为战转型、向战强能,不断攻克新困难、应对新挑战,正以弓满弦张的先锋姿态,飞出新时代的强军加速度。(监制:孙刚政 王悦 编审:赵阳 编辑:郭景 作者:娄欣辉 高翔 陶晋旭)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