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
■王安明
习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抓住我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机遇,创新战斗力建设和运用模式,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和快速转化机制,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需要我们充分认清肩负的历史重任,把发展新质战斗力当作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政治任务,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积极投身发展新质战斗力的伟大实践,聚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
强化使命担当,抓住发展机遇。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新质生产力是新质战斗力的源头活水,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技术革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为发展新质战斗力创造了条件。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科技领域的现象级产品竞相涌现,新质生产力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责任感,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思考谋划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孵化新质战斗力。眼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强国强军的高度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将其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举,不断锤炼“一剑封喉”的胜战能力,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始终敢打必胜。
强化军地合力,加大协调联动。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来看,人们用什么方式生产生活,就会用什么方式打仗。当前,人类社会加速迈向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战争形态正向信息化智能化演进。加快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等新兴领域的新质战斗力,是提升打仗能力、赢得未来战争的关键因素。利用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战斗力关联军地双方,是一项复杂的战略工程,必须树立军地“一盘棋”思想,强化军地合力,加大协调联动,打通军地供需“内循环”,拓展新质战斗力生成新赛道。要统筹加强跨军地政策制度供给,畅通规划执行跨军地工作链路,加强规划对接、资源统筹,深化创新示范引领,推进科技产业协同,向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用劲发力,打造新质战斗力的增长极。要强化“智能+”“网络+”理念,用好地方优势力量资源,聚力攻关重大项目,积极攻克技术难题,最大限度整合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培养发展新质战斗力。
强化战略敏锐,健全转化机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兴领域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战略清醒,紧盯高新科技发展前沿,着眼为发展新质战斗力所用,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和快速转化机制。创新新兴领域资源向战转化的模式,聚焦无人、水下、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稳步推动其向新质战斗力转化运用。畅通新兴领域资源向战转化的渠道,优化“民参军”资质认证、招标采购等流程,打通制约新质战斗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新兴领域资源赋能战斗力提升,推动先进智能技术转化为新质战斗力。抓实新兴领域资源向战转化的落点,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围绕作战样式、作战空间、作战领域发生的新变化,精准、实时、快速释放地方优质资源,弥补打仗急需的短板弱项,形成广域布势、多域协同、融合联动的整体布局,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转化为新质战斗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警备区)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