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加强军事设施保护——
军地维管“一本账”
■潘善磊 本报记者 范奇飞
“我们排查了6处正在施工的军事设施,确定施工报备流程完整,现场未发现问题。”前不久,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椒金山街道召开军地联席会,军事设施维管员、民兵朱润泽率先报告巡查情况。参会人员人手一本新鲜出炉的“军事设施维管账簿”。
“2024年10月,完成对水池山国防坑道的维修加固,建立标识;2025年2月,区、街道、社区三级联防组,对水池山国防坑道进行维护与巡查……”
记者翻看这本账簿发现,该街道以城市更新为契机,结合雨污分流、外立面翻新、增设便民设施等工程,推动老旧军产小区改造升级,保证了军事设施的良好状态。他们还发动社区干部、基干民兵组建了一支联合巡查队伍,定期巡查国防坑道等军事设施,确保安全稳固。
军地协同形成合力,军事设施保护稳步推进。2023年9月,大连市军地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军事设施保护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城市更新项目审批、建设过程中,涉及军事设施的必须经过军事机关的审核同意,并对破坏军事设施的行为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对于因城市更新需要对军事设施进行迁移、改造的项目,建立了补偿机制和绿色通道。文件进一步完善军地协同机制,推动国防建设与城市发展互促共进。
4月初,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人工岛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在新机场布局规划中,就预留有军事使用区域和通道,设置军民共用的基础设施,如跑道、导航设施等。”施工现场,工程顾问、空军某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由于现有的周水子国际机场已无法满足城市长远发展需求,大连市启动新机场建设。因机场建设带来的军事设施保护问题,军地密切协调快速处置,已建成合规的缓冲地带和安全空间,既保证军事设施的安全保密和使用效能,又确保军事设施的调整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国防建设,驻军部队也积极助力城市更新工作。此前,该部应地方政府请求,优化调整军民航管制空域,支持低空航线试点和通航产业发展。3月30日,“东港—海洋岛”航线首航仪式在大连东港商务区举行。这条陆岛直升机观光运输航线的建成,为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军事设施保护法明确,国家统筹兼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军事设施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军事设施保护相协调。大连军分区领导表示,这就要求军地密切协同,推进城市更新的同时注重军事设施保护,让城市发展与国防建设相协调,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国防效益的最大化。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