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战士打开“话匣子” 干部收获“金点子”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4-22 15:08:53

  战士打开“话匣子” 干部收获“金点子”

  ■新疆军区某团某连干部  窦 垚

  “下周的专业训练,能不能让我跟其他战友互换?我想尝试一下不同的岗位……”前几天,上等兵小黄向我提出申请,这让我既惊讶又欣慰。

  在此之前,小黄特别听招呼,让他干啥就干啥,很少袒露内心想法。不过,他现在变了,工作训练依旧勤勤恳恳,但愿意主动敞开心扉了。

  其实,这段时间,像小黄一样发生改变的战士还有不少。要说原因,我觉得很大程度得益于连队开展的“对话”活动。

  今年初,连队党支部研究决定,各支委深入班排宿舍与战士们面对面交流,聊聊生活、训练、家庭情况,听听烦恼、牢骚、意见建议,了解掌握大家的思想动态,进一步密切内部关系。

  产生这样的想法,源自我的一次受挫经历。当时,连队承担了一项训练课题攻关任务,我按照过往经验进行了人员分工。然而组织阶段性总结时,我发现官兵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只是按要求执行,以至于进展不尽如人意。

  后来,我陆续听到了一些抱怨:“任务分工不切合实际”“有想法也反映不上去”……

  “大家有意见,为什么不直接跟我说呢?”一天体能训练间隙,我和中士冉密周聊起了这件事。

  冉密周平时和我接触较多,说话直来直去:“每次布置任务都是您说我们听,一种不用商量、不容置疑的口吻,大家哪有机会开口啊?”

  我心头一震,仔细想想情况确实如此。随着任职时间变长、工作经验增多,我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下决心、作决策越来越不爱征求大家意见。慢慢地,官兵们把真实想法隐藏在一句句“收到”“明白”的回应里,不愿说出来。

  此事过后,我决定转变工作方式,于是萌生了开展“对话”活动的想法,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引导官兵养成主动表达、愿意分享的习惯。

  万事开头难。那天,我来到某班宿舍坐定,战士们面面相觑,没人开口。见状,我率先发言:“上周,指出你们班内务问题时,我说了过激的话。在此,向大家道歉。”

  也许是感受到了我的诚意,列兵小陈接着开了腔:“每次搞教育,都是你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听,能不能让骨干们站站‘C位’?”

  “你的提议很好!”我当即表扬了小陈,“下一堂教育课就这么上。”现场气氛慢慢活跃起来,其余战士也打开了“话匣子”,告诉我不少真实情况。

  后来,我走进其他班排“对话”,大家明显放松了很多。而且,我发现,在日常工作训练中,官兵们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下士黄鑫就是其中之一。

  黄鑫是连队出了名的“闷葫芦”,无论做什么都“随大流”,不议论、不评判,给人的印象是“特别没主见”。这天,他突然提出一个车辆维护保养的新方法,言之凿凿地表示此法能够提高装备检修速度。

  经过专业骨干研究论证,大家认为该方法具有可行性,随即这个“金点子”在连队试验推广。

  作为一线带兵人,我们总爱教育战士“以连为家”,却在无形中忽视了官兵的主体地位,老觉得自己事事处处“高人一筹”,认为他们只要听令而行即可,导致“主人翁”作用发挥不明显。这种现象必须予以纠正。

  “连队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经一事、长一智,现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刻了:抓建一个连队,主官意志不能替代官兵智慧,必须把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人人当好“主人翁”,个个善出“金点子”,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贺平整理)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