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牢记人民至上
■李 健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性质,牢记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努力让全体人民在共同奋斗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人民至上,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从而凝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坚守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坚持人民至上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血脉里。一百多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无论是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还是战洪水、抗地震、控疫情,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忠实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优异答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实践反复证明,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牢记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内涵意蕴,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生死与共的关系,经常进行思想政治体检,不断滋养初心、筑牢使命、扛起担当,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坚持为民用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毛泽东同志曾立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三不原则”;周恩来同志用“十条家规”约束亲属,要求“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谷文昌同志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他跟林业打交道大半辈子,从未动过公家一根木头……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无论自身职位高低、手中权力大小,都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始终“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把“公”字摆正做实,把“戒”字牢记心头,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增进民生福祉。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后,虽然身患重病,仍带领兰考人民战胜内涝、风沙、盐碱,换来了泡桐成林“千顷澄碧”;“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杨善洲,退休后主动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将一片荒山改造成了“茫茫林海”;“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带领东山县干部群众拼搏奋战建起防风固沙林带,让昔日沙尘滚滚的东山岛变成了“东海绿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造福不能喊喊口号、做做样子,必须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党员干部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自觉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多做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的事,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真正把政绩留在老百姓的口碑中、心坎上。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