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坚持敢打必胜
■冯喜中
战争是物质的较量,也是精神的比拼。习主席强调指出,人民军队必须大力弘扬敢打必胜的精神品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革命英雄主义的昂扬斗志。永远坚持敢打必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的自觉运用和创新发展,深刻揭示了人民军队无往而不胜的制胜密码和独特优势。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风险挑战日益增多,只有永远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紧盯强敌、瞄准战场,把练技术、练战术与练思想、练作风结合起来,用实战实训“硬度”增加血性“浓度”,用实战实训“力度”提高胆气“纯度”,方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断赢得新胜利、创造新辉煌。
敢打必胜,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革命军人战斗精神之基。实践证明,人民军队之所以是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钢铁部队,铸牢军魂宗旨、培固理想信念,是敢打必胜的根本力量所在。朱德同志曾说:“没有政治觉悟的勇敢,只是血气之勇。有了政治觉悟的自觉的勇敢,乃是大勇。”理想信念,是指引前行的火炬、血性胆气的源泉。董存瑞用生命开辟胜利通道,是为了打出一个新中国;于树昌在被敌人包围后,通过步话机发出最后的呼喊“向我开炮”,是为了保家卫国……正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懂得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一代代子弟兵才能赴汤蹈火、英勇战斗、视死如归。对新时代的官兵来说,只有把理想信念刻入灵魂、植入心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毫不动摇地听党话、跟党走,才能毫不畏惧地打硬仗,为党的事业、军队建设甘于奉献、勇于牺牲。习主席深刻指出:“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为此,要增强思想改造的自觉性、彻底性,持续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领会其内涵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不断强化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从思想源头解决好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等根本性问题,深扎敢打必胜的思想根子。
敢打必胜,要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坚持敢打必胜,就是要有向战而行、向死而生的胆魄豪气,英勇顽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我们党和军队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赢得胜利。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我党我军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敢打必胜。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我军应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并将其列为十大军事原则之一。当前,世界正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面临的安全挑战严峻复杂,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一些官兵还存在“仗一时打不起来”“打仗也不一定轮到我”等和平积弊,幻想着当“和平官”“和平兵”。鉴于此,必须教育引导官兵深刻认清国际形势加速演变的大势,认清备战打仗日益紧迫的态势,强化“忘战必危、怠战必败”的忧患意识,深刻理解把握“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丢掉幻想、主动迎战,该出手时要出手,该亮剑时要亮剑,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守卫人民幸福,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什么样的困难,都要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勇于冲锋陷阵、夺取胜利。
敢打必胜,要练就高超的本领。高超的斗争本领、强大的硬核实力,是敢打必胜的重要保证,是敢战能胜的底气所在。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决把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针对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呈现的新形态、新样式、新特征,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提高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在懂作战、善指挥、会联合上下功夫,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谋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要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化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苦练硬功,在各种难局、险局、危局中摔打锤炼。要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强化随时准备打仗和立足现有条件打胜仗的思想,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确保全时待战、随时能战。敢打必胜不仅要本领高超,还要讲究斗争艺术、注重章法。要准确把握斗争时机,提高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的前瞻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洞察先机,趋利避害,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精准拿捏斗争尺度,增强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的掌控能力,判定斗争目标、划定斗争底线,把握主攻方向、掌握斗争火候,适时调整斗争策略。确保实现斗争效果,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断以斗争实效检视行动、校准方向,以高超的斗争艺术实现斗争目标。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