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顾问:
您好!我是武警某部的一名列兵。入伍以来,我发现警士人数占中队总人数近一半。由于他们专业精、能力强,每次有任务时,班排长大都会指派警士带队或挑大梁,经验少的义务兵只需要听指挥、跟着干。身边不少同龄战友因此流露出“义务兵在中队‘存在感’不高”的想法。我希望以后能在部队长期发展,又担心缺少锻炼成长、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请问我该怎么办?
武警某部列兵 小 孙
小孙战友:
你好!我是武警部队的一名排长。据我了解,一些年轻战友抱有和你一样的想法,认为义务兵难以在基层中队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基层一线带兵人,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义务兵在日常学习训练中尽快提升能力素质,发挥更大作用。
首先,我要为你上进的态度点赞。你入伍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有了长远规划,也想在精武强能中尽快成长起来。想在部队长期发展,这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部队的基础在基层,基层的基础在士兵。义务兵是基层的新鲜血液,是部队的基础力量,是警士补充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部队警官补充的重要渠道,为军队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所以,义务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常工作中,班长可能考虑到任务完成的时效和质量,比较倚重有经验、能力强的警士骨干,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忽视你们的成长进步。
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部队使命任务拓展,人才需求不断扩大,武警部队的警士队伍占比越来越大。但警士是从义务兵成长起来的,只有在义务兵时期努力在思想、素养、能力等建设上投入时间和精力,把应训的课目训扎实、把成长的步子踩坚实,才能打牢基础、厚积底气,为之后的技能训练以及担负重大任务做好准备。就像许多年轻战友都憧憬成为特战队员或狙击手,殊不知,特战队员一击制胜的过人硬功,是一次次摸爬滚打中苦练一招一式“刀削斧凿”出来的;狙击手一枪毙敌的“高光时刻”,背后是针线穿大米、枪口端弹壳等大量枯燥而艰苦的基础训练。正是日复一日地坚持刻苦训练,他们才能一次次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提升自我,最终有所收获。
据我了解,很多基层中队都为年轻战士量身定制“成长路线图”,并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帮教的方式,帮助他们找准短板弱项、明晰努力方向,在精准施训中快速提升能力素质。我所在的中队,不少年轻战士还为自己制定了小目标,比如一有空闲就加练一两组单杠、每次跑完3000米再多冲几圈、晚上睡觉前加练“三个一百”……为的就是“今天的自己比昨天进步一点”,一步步夯实体技能基础。
部队是个大家庭,战斗力建设离不开每名官兵的辛勤付出,每名官兵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径和舞台。作为带兵人,我们有责任为年轻战士成长成才创造机会、搭建平台,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今,具备专业特长的年轻战士越来越多,基层单位也想办法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效能,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机会和平台。如果你有相关的专业特长或者能力兴趣,可以在实践中找到用武之地。我所在中队就有列兵担任军事体能教练员,在强军故事会、士兵大讲堂、教育微课堂等活动中,也有不少义务兵登讲台、唱主角,参与教育的同时还接受了锻炼。
其实,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中队里还有不少可以发光发热的岗位和平台,比如“五小工”、图书管理员……这些岗位看似不起眼,其实必不可少,发挥着很大作用。我所在中队的“五小工”队伍由上等兵陈泽楠负责,他经常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忙碌在营产营具维修保障一线,为中队节省了不少维修费用。刚当“五小工”时,陈泽楠也不熟悉营产营具的维修方法,但他虚心请教、敢于实践,渐渐可以独当一面。上等兵耿春林在我们中队负责快递收发工作,因为工作细致认真、服务周到贴心,去年他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军营是个大舞台,只要发奋努力,每个人都能找到实现梦想的机遇,义务兵也能挑起大梁。小孙战友,希望你能够找到奋斗目标,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在中队发挥更大的作用。
武警江西总队机动支队某中队排长 朱安龙
(本报特约记者曹先训、特约通讯员刘强整理)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