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珍藏的故事
■张文博
自小我就常听父亲讲军营往事,他无形中成了我走向军旅的引路人。我想,当年我参军入伍时,父亲一定自豪而欣慰。
父亲有一个旧皮箱,里面珍藏着他的故事。其中一本相册里,有父亲的几张军装照。有张照片是父亲身穿笔挺的军装站在营区一棵桂花树下拍的,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相册的一角,刚好也夹着一朵干桂花。父亲说,这是他离开部队前摘的。这些年,他每每看到照片和桂花,就好像回到了那个让他热血沸腾的地方。
那本相册里,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拍摄的是父亲单膝跪在滇南红土坡上,手中紧握着铁镐——这是他在上世纪90年代挖电缆沟时的场景。父亲说,由于地形复杂,胶鞋常常深陷泥泞,要是遇到硬土,就连镐头都凿不动。他工作尽心竭力,落下了腰伤,偶尔提起时,也只是一笑而过。
父亲的旧皮箱里,还曾珍藏着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不怕慢、就怕站”。父亲告诉我,这是老班长送给他的话,意思是“脚步再缓也无妨,但绝不能停下”。多年后,我参军入伍,他将笔记本郑重地送给我。他说,笔记本里记录了他当兵时的感悟和体会。他将笔记本双手交予我的瞬间,仿佛也将他内心的坚韧悄然传递给我。
父亲入伍第2年,驻地突发山火。部队接到命令后,立即赶赴现场救援。因为时间紧迫,父亲和战友们毫不犹豫抄起湿树枝就往火线冲。山火肆虐,浓烟滚滚,哪有路?百十号人硬是在陡坡上蹚出一条防火带。掌心磨出血泡,鞋底焦黑卷边,却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喊疼。直到第2天早上,火情才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救火时表现突出,父亲受到了嘉奖。有一次,和我谈心时,他摩挲着嘉奖证书上的烫金字,感慨地说:“这本证书,是我的荣光。”
我提干考试那天,驻地室外温度很高。跑步时,我一开始头昏昏沉沉。恍惚间,父亲的声音仿佛浮现在我的耳边:“一镐一镐砸,就算是山也能劈开。”那声音,给了我力量。我咬紧牙关,奋力奔跑,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旧皮箱里,父亲的军装静静地摆放着。我知道,有些精神永远不会褪色。“受伤时仍挺直的背脊”“鞋底烧焦也不后退的坚持”“笔记本里板正有力的字迹”……父亲用一言一行教会我的那些道理,早已融进我的骨子里,支撑我攻克艰难险阻、奋勇向前。
今年休假,我特意带了一套崭新的军装回家,穿上庄重地朝父亲敬了个军礼。父亲嘴角颤动,连连说“好”。他走到我身边,轻抚我的肩章,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身穿军装、英姿勃发的自己。
归队时,我在列车上收到了父亲的微信消息:“学好本领,路很远,好好干,爸相信你!” 短短几句话,让我眼眶发热。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我仿佛又闻到了相册里那朵桂花的淡淡幽香——那是青春的味道,是传承的芬芳,更是我们父子两代军人对军营热土的眷恋。
作者:张文博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