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常态开展“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
打造行走的“热血思政课”
■白家琦 本报特约记者 王士刚
“老兵宣讲团”成员孙德运运用发报机模型为学生演示发报情景。王士刚摄
“炮弹在身边炸响,子弹在头顶穿过,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保卫祖国……”5月上旬,在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嵩山路学校,胸前挂满勋章的退役军人、市“老兵宣讲团”成员闫伟,讲述自己与战友并肩作战的经历,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目前,全市‘老兵宣讲团’吸纳50名像闫伟这样的退役军人,他们常年活跃在大中小学校为学生讲述革命传统和国防知识。”该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彭晓君介绍,这是他们常态化开展“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
以往,该市大中小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均设置了国防教育内容,但由于授课内容单一、形式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效果。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调研后感到:优秀老兵的故事,是开展思政课的重要资源库,运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开展校园国防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两年前,他们经过层层筛选、专业培训,组建“老兵宣讲团”,首批成员共25人。这些老兵中有用布满弹痕的军用水壶讲述长津湖战役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樊培元,有用顽强战斗意志书写猫耳洞里热血青春的刘进贞,还有用磨破的警靴走出万家灯火平安路的驻村民警陈晓磐……
“老兵宣讲团”宣讲主题涵盖国防知识、战斗故事、漯河籍官兵先进典型事迹等,形成了“菜单式”课程体系。“过去讲爱国主义,学生总觉得离自己很远,现在老兵们往讲台上一站,就是最鲜活的教科书。”龙塔街道东街小学副校长马威威说,这些老兵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库”,用真实的故事、滚烫的情怀,为青少年上了一堂堂行走的“热血思政课”。
为确保“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落到实处,该市在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同时,利用学雷锋纪念日、少先队入队和共青团入团仪式等时机,开展主题班会、红色故事会、红色宣讲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
一次,退役军人孙德运把珍藏的发报机模型,带到漯河第四高级中学国防教育讲台。当听完孙德运讲述在战场上确保红色电波畅通的故事,深受感动的学生将宣讲内容改编成情景剧,搬上红色故事会的舞台。“老兵爷爷像无数革命先辈一样,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惜抛洒热血,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一定要勤奋刻苦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投身到国防建设之中。”二年八班学生王宸说。
“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在辖区大中小学校宣讲80余场,制作宣传视频60余个。如今,走进漯河市任何一所学校,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国防教育角里,学生们围着自己制作的国防手工作品热烈讨论;主题班会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给“兵爷爷”写信;入团仪式上,学生们铿锵有力的宣誓响彻校园。
“‘老兵宣讲进校园’让思政课既热气腾腾又回味悠长,不仅让学生们聆听真实的红色故事,更在学生们心中种下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精神种子。”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说,下一步,他们将巩固深化“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成果,不断拓展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让红色教育融入日常,营造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