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隐身知多少
■王笑梦
近期,新加坡“可畏”号护卫舰前往英国参加活动期间,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2号舰——“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在海上相遇并拍下这张合影。照片中,“可畏”号护卫舰与“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相伴而行,两舰虽然体量悬殊,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采用了隐身设计。
2007年服役的“可畏”号护卫舰,由法国拉菲特级护卫舰发展而来,采用大量隐身设计和新技术,雷达反射截面仅相当于一艘400吨级的巡逻艇,一度成为中型战舰隐身设计的“标杆”。相比体型较小的护卫舰,体型庞大的航母要想通过反雷达隐身设计达到理想的隐身效果,难度却大了许多。
航母的“本职”是搭载并使用舰载机作战,为此航母上用于起降和停放舰载机的飞行甲板面积追求尽可能大。大中型航母一般采用斜角甲板增大飞行甲板面积,但这样一来,斜角甲板下方的倾斜式不规则结构会大大增加雷达反射截面。另外,航母上装有大尺寸的舷侧升降机,其附带的导轨、缆绳等部件,都成为增大雷达反射截面的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国开始尝试在航母上使用不同的隐身设计。作为舰艇隐身设计先行者,法国在“戴高乐”号航母设计时采用诸多隐身技术。其舰岛侧面向下倾斜,呈反梯形状,以降低舰岛的雷达反射截面。美国在下一代航母(CVN-X)设计中采用类似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穿浪内倾型”舰型和三段式飞行甲板,升降机从4台减为1台。这些改动在提高舰体隐身性方面收到明显效果,却导致飞行甲板和机库面积大幅缩水,舰载机搭载数量减少,航母作战能力严重受损。最终,在该项目下推出的福特级航母选择改回斜角甲板和舷外升降机等传统样式,仅对舰岛进行了简单的隐身化处理。
英国在设计下一代航母时也提出多套方案,但综合考虑隐身性和航空作业需求后,采用了双舰岛、直通甲板、2台舷侧升降机等设计,形成了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特殊造型。该舰的小尺寸隐身双舰岛和综合射频桅杆,最大程度上增强了舰岛的雷达隐身性。另外,英国虽然是斜角甲板的发明者,但该级航母采用直通式滑跃甲板,并对右舷的2台舷外升降机进行了隐身处理,大幅减少外露部件,进一步增强舰体隐身性。
随着技术发展,舰艇隐身早已不是神秘的“黑科技”。新一代战舰普遍采用隐身设计,其中不乏航母、两栖攻击舰等大型平甲板舰船。值得一提的是,隐身设计要与战舰作战功能达成一种平衡,不能以追求隐身性牺牲作战能力。否则,就会像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那样,只建造3艘便草草收场,且服役后问题频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