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超低Pt/低Ir催化研究获进展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5-06-25 11:52:07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PEMWE)具有低能耗、宽功率波动和高动态响应等优势,被认为是耦合可再生能源绿电制绿氢的优选技术。但是,PEMWE高度依赖高用量铂族金属,制约了其规模应用。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杨辉团队在PEMWE低贵金属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阴极催化剂研究方面,该团队通过自发沉积,在部分氧化的Ru纳米粒子表面合成了Cl配体和Ru协同稳定的Pt单原子催化剂——Pt1Cl0.5/Ru-NPs@RuOx。这一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析氢反应(HER)性能。HER过电位仅13.2 mV,低于商业Pt/C催化剂。在PEMWE应用中,该催化剂Pt用量降至10 μg/cm2,采用Nafion 115膜在2 A/cm2电流密度下电解电压为1.76 V,并在1 A/cm2下稳定运行超1000小时,且运行后Pt原子未见团聚。研究显示,Cl配体与Ru载体的协同作用形成稳定的Pt-Cl-Pt配位结构,突破了Pt单原子催化剂器件应用稳定性的瓶颈。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在阳极催化剂研究方面,该团队通过硫掺杂改性IrO2,实现了氧析出反应路径从传统吸附演化机理向晶格氧机理的切换。硫掺杂诱导IrO2晶格膨胀,形成非键氧态作为电子牺牲剂,在提升催化活性的同时维持了Ir-O键级的稳定性。团队通过这一催化剂将Ir用量从1.0~1.5mg/cm2降至0.3 mg/cm2,采用Nafion 115膜与GORE 80μm膜在2.0 A/cm2电密下电解电压分别为1.77 V与1.69 V,且在1.0 A/cm2下运行1000小时电压衰减率仅为16.6 μV/h。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

上述两方面的成果分别从阴极Pt单原子稳定化和阳极Ir基催化剂机理调控出发,降低了PEMWE对贵金属的依赖,为绿氢规模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文章来源:上海高等研究院
责任编辑:邱梦颖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