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国际班列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中亚之间的商贸往来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通道。近日,在黄埔海关所属增城海关监管下,一列“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国际班列从广州增城铁路物流园启程,经新疆喀什北站完成铁路转公路运输,穿越伊尔克什坦口岸,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全程预计用时16天。这趟“钢铁驼队”满载大湾区生产的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等商品。
黄埔海关深入贯彻落实“智关强国”行动部署要求,积极主动推进“丝畅”行动,推行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新模式。该线路采用“属地报关、一单到底、全程联运”,自5月12日首发以来,截至6月16日,通过该线路出口货物182标箱,货值2860万元。
自2024年10月海关总署推行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改革以来,黄埔海关积极做好政策宣讲,优化内部作业流程,强化系统运用衔接,安排专人指导企业做好海关多式联运系统与铁路相关平台对接。出口货物在启运地完成报关、查验等海关手续后,无需另行申请转关,可以在铁路与公路运输之间快速换装、无缝衔接,实现“一单到底”。
广州铁路物流中心增城铁路运营部副经理陈锦鸿表示,这条线路与经霍尔果斯口岸的传统路线相比,境外运距缩短了大约400公里,物流成本降低30%,可节约5天的在途时间。
谈及“中吉乌”国际班列带来的通关体验,中铁快运广州分公司副总经理万媛说:“新模式最大的突破在于企业可享受启运地海关的一站式通关服务,不仅极大简化了物流中间环节,减少了货物短途倒运、仓储等费用支出,更显著压缩了通关时间,整体通关效率提升35%以上,每个集装箱至少可节省500元的整体通行成本。”
下一步,黄埔海关将以“中吉乌”班列铁公多式联运成功实践为契机,通过优化监管流程、深化区域通关协作,积极推动“广州—日喀则—尼泊尔”铁公联运通道落地实施,着力打造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新疆、西藏的跨境物流新动脉,促进区域间资源要素的高效流通与优化配置,便捷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往来,服务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
文章来源:黄埔海关
责任编辑:邱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