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挑“硬担子”的“铁肩膀”
■刘启军
●只有主动挑“硬担子”,磨砺“铁肩膀”,才能在练兵备战的任务实践中干出新业绩,为强军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硬担子”需要“铁肩膀”来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肩负着练兵备战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只有主动挑“硬担子”,磨砺“铁肩膀”,才能在练兵备战的任务实践中干出新业绩,为强军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前,距离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仅有两年多时间,前进道路上,仍面临诸多艰巨繁重的任务和困难挑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等待我们去攻克。摆在我们面前的许多任务都是“硬担子”,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磨砺一副能挑“硬担子”的“铁肩膀”。
政治过硬,是“铁肩膀”的坚固基础。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能否做到对党忠诚,是衡量政治是否过硬的“试金石”。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当前形势下,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繁重紧迫的目标任务,首先就要打牢思想基础,铸牢政治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坚实政治上的“压舱石”。做到政治过硬,就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刻领悟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扎实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把稳思想之舵,站稳政治立场。要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听党话、跟党走,旗帜鲜明讲政治,为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本领过硬,是“铁肩膀”的坚实底气。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过硬的本领是一个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重要支撑,只有练就真功夫、硬本领,才能磨砺出挑“硬担子”的“铁肩膀”,守得住阵地,打得了胜仗。尤其是当前,面对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强军事业对革命军人的胜战本领不断提出新要求,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很难胜任练兵备战的岗位职责。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提高本领的紧迫感,在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熟悉新领域中提高本领、增强素质。要立足自身岗位勤奋学习,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下一番苦功夫把业务搞精通。主动投身任务实践,积极运用一线工作这一“磨刀石”,多经历几次“风吹浪打”、多捧几回“烫手山芋”,真正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练就防范风险、应对挑战、攻克难关的真本事,努力以过硬本领在强军新征程上奋力攻坚,砥砺前行。
作风过硬,是“铁肩膀”的坚强保证。我们党一路走来,在风雨洗礼中不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发展壮大。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革命气概,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奋斗;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冲破思想障碍、“杀出一条血路”的拓荒勇气,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过硬作风,始终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强保证。今天,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同样需要我们以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的姿态,锚定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志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在担当重任中当先锋,在应对挑战中打头阵,在攻坚克难中站排头,切实将担当之气、奋进之志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进度和落实工作的力度。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