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加快构建现代化国防体系
■君 玉
德国迪尔防务集团IRIS-T SLM地空导弹系统。
据外媒报道,近日,丹麦国防部宣布新一期武器装备采购计划,拟投入约9.19亿美元,从多家欧洲军工企业采购或租赁相关装备,以提升自身防务能力。这是丹麦在多次增加国防预算及额外军事开支后,再次作出相关举动。在当前欧洲安全形势复杂的背景下,丹麦此举引发外界关注。
构建要地防空系统
丹麦国防大臣波尔森表示,此次采购清单中的主要装备是陆基防空系统,目的是保护重要军事目标和关键基础设施免受来自空中的威胁。按计划,首批武器系统将部署于丹麦境内战略要地,预计2026年完成交付。
报道称,招标文件发出后,丹麦国防部共收到来自德国、法国、土耳其、以色列、意大利等国军工企业的10份竞标方案。经过综合评估,丹麦选定从法国欧洲导弹集团、德国迪尔防务集团订购防空系统,并从挪威康士伯格集团租赁相关武器装备。
外媒根据中标公司产品类型及标书中的性能要求推测,采购内容可能包含欧洲导弹集团“紫苑”-30中近程防空系统、德国迪尔防务集团IRIS-T SLM地空导弹系统。“紫苑”-30中近程防空系统能够在150千米范围内构建防御屏障,主要用于战略目标防护;IRIS-T SLM地空导弹系统机动性能突出,布防灵活、响应迅速,具备较强的反无人机、拦截巡航导弹和打击低慢小目标的能力。
从挪威康士伯格集团租赁的装备或为“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该系统以AIM-120或AIM-9X导弹作为主要武器,能够对120千米范围内的60个目标进行监控,拦截射程50千米,主要用于构建城市防空网络,弥补点防御的不足。
有军事专家分析称,依托上述武器装备,丹麦将构建起“1套核心中程防御系统+多套点防御系统”的分布式防空网络。在部署地域上,从法国和挪威采购和租借的防空系统将优先用于保护哥本哈根、海军港口、能源基础设施等重要核心目标。从德国采购的防空系统则部署在丹麦海峡附近,以保护连接北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多措推进防务建设
波尔森称,制订此次采购计划,是因为丹麦正面临“最为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有外媒分析认为,在大国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北欧地区可能成为新的对抗前沿,特别是格陵兰岛的主权防卫问题日益突出,丹麦意图通过加快武器装备采购,增强自身在区域安全事务中的应对能力,以维护其地缘政治利益与国家安全。
近两年,丹麦加快军事力量建设步伐,其军事现代化举措呈现多领域同步推进特点。2023年5月,丹麦宣布为期10年的大额国防投入计划及5年额外军费开支安排,为装备升级与能力建设提供资金支撑。同时,丹麦政府拟通过简化招标审查程序,缩短武器装备采购流程,加快武器装备列装速度。
海上领域,今年4月,丹麦公布“大规模海军扩充计划”。计划采购数十艘新型舰艇,以提高海军在领海及周边区域作战与防御能力。
空中领域,今年5月,丹麦空军接收4架F-35战斗机,并考虑增购8至10架,同时计划改建格陵兰岛军用机场,以强化空中作战与北极快速部署能力。此外,丹麦将投入1.84亿美元,采购攻击无人机等新一代作战武器系统,推动装备智能化升级。
防空领域,丹麦政府宣布,将在2025和2026年,增加总计76.7亿美元的额外军费预算,主要用于采购导弹防御系统等武器装备。此次采购计划中的陆基防空系统,正是这项预算的具体落实。
陆地领域,丹麦在此次采购计划中,还将订购1000辆德国奔驰G级全地形车,以提升地面部队机动能力,配合整体军事部署需求。
有分析指出,丹麦此次采购计划,在提升自身武装力量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也为欧洲防务一体化拓展了合作空间。丹麦国防部在声明中指出,此次采购计划所选供应商皆来自欧洲盟友。这些武器系统兼容性较强,合同约定的交付周期较短,未来或将融入欧洲一体化防空建设体系。同时,法国、德国通过此次军售,凭借装备供应、设施运维、技术交流等活动,使自身军事影响力在北欧地区有所延伸。丹麦的一系列军事动作,显示欧洲地区防务格局正加速演变,其对地区安全态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关注。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