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有条“昆明街” 昆明有条“台北街”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涉台新闻      2025-07-14 12:06:41

图:在昆明台北街可以品尝到各色正宗台湾小吃。

“昆明有条台北街,来到这里感觉像回到台湾的家一样。”来自台湾的陈先生一行日前来到云南昆明台北街时兴奋地向大公报记者说,台北街的台湾美食很地道。台北街位于昆明市传统热闹的中心区域,附近就是当地人气夜市“南强街”。今年4月台北街开张以来,人气一路飙升,不仅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点,更成为滇台两地文化、美食交流的平台。据说,台北有条“昆明街”,与昆明的“台北街”正好相对应,反映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大公报记者 谭旻煦昆明报道(文、图)

昆明台北街全长只有138米,但这里不仅有蚵仔煎、珍珠奶茶、大肠包小肠、旗鱼黑轮、卤肉饭、清补凉等几十馀种台湾夜市经典地道美食,而且所有商户都是来自台湾。“我们的重点在于把原汁原味的台湾夜市复刻到昆明,把真正的台湾美食DNA完整地生长在昆明这片土地上。”昆明云台文旅招商服务中心主任黄丰徽介绍。

“快来尝一尝,好吃的大肠包小肠”,一走进台北街,浓浓台湾口音的吆喝声便吸引了游客的注意。摊主陈圻涵来自台湾,大家都叫她敏敏姐,在台湾做夜市小吃已经几十年了,她还是台湾艋舺夜市协会理事长。去年听说昆明想做台湾小吃街,她非常有兴趣,“我们台湾有条昆明街,那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听到昆明就非常亲切,如果昆明也能有一条台北街,那真是太好了”。于是她带着团队来昆明考察,凭着多年做夜市的经验,她看好当地的美食市场,带着20多人从台湾到昆明发展,其中还包括自己的小儿子小叶。

“我们真的可以说是把台北夜市搬到了这里。”敏敏姐说,自己的摊位售卖大肠包小肠和猪血糕,每天准备200份左右,但仍经常卖断货,一天的营业额能到二三千元(人民币),比台湾还多一点,节假日生意更好。

“街道对应” 两岸文化同源

在昆明台北街上,爱玉冰的摊主杨怡琪手工揉製爱玉籽,制作出来的爱玉籽饮料因口感和当地的木瓜水相近,很受本地人喜爱。绵绵冰的摊主彭钧章和妻子王燕将绵绵冰带给两人的甜蜜延续在昆明的台北街,“我们去过很多地方,昆明还是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都很自然地生活在一起,各种口音、美食、文化元素都能和谐共处,这种开放和融合的氛围,让人打心底里觉得温暖和自在”。

昆明云台文旅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启展介绍,在台北万华区,有一条承载70年乡愁记忆的昆明街;而在春城昆明,现在有了这条属于新时代的两岸情缘纽带的昆明台北街。这种“街道对应”现象,是两岸文化同源的历史见证,更是民间情感联结的生动诠释。

据介绍,1951年台湾最早的流动夜市─艋舺夜市是台北万华较早发展的区域。万华保留了许多古蹟及老旧社区,因为其独特的发展历史与史迹,往往为海外观光客访台必游景点之一。艋舺夜市商圈也发展为当地的美食小吃聚集地。昆明台北街也有来自台北艋舺夜市的商户,把原汁原味道地的美食复刻到昆明,让大家能够穿越海峡,品尝到不一样的古早味。

台北街在昆明市中心,是很多人工作生活的区域,也是外地游客到昆明必打卡的街区之一,除了吸引当地人,没想到也吸引到了不少外地,甚至于外国的游客。陈启展说,卤肉饭就特别受外国游客的喜爱,经常看到金发碧眼的“老外”来光顾,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游客也会来这里买小吃。“这与当初我们打造这条街,看好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区位优势的初衷刚刚好脗合,同时也非常开心四面八方的游客喜爱台湾的美食”。

敏敏姐也开心地分享道:“最近,一位上海朋友要离开昆明了,特地带着保鲜盒来买了十几份大肠包小肠,说要让朋友们尝尝在昆明买到的正宗台湾小吃”。

文章来源:香港《大公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台湾快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