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能以不打仗心态做打仗准备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7-16 07:46:55

决不能以不打仗心态做打仗准备

■李韶伟

近日,西部战区陆军某旅对标实战打破传统训练思维,夜训不再固定时间节点,从傍晚到深夜,从凌晨到黎明,“战斗”随时可能打响。此举不仅有效提升了该旅的夜战能力,也进一步树牢了官兵随时待战、随时能战的思想。

现代心理学表明,心态决定行为、影响行为。有怎样的心态,就会有相应的行为。军队因战而生,军人为战而存。对军人而言,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练兵打仗更重要的事了,以不打仗心态做打仗准备,军人的血性就会一天天被销蚀,最终在战场上付出血的代价。“来如天坠,去如电逝”的蒙古大军在建立元朝后战斗力锐减,主要原因是其将领们“心在家上、财上,不思战场”;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占领北京后迅速溃败,一个重要原因是将领们不思金戈铁马,常思声色犬马。一支支曾经摧枯拉朽、不可战胜的军队废弛战备的悲剧警示我们:只有时刻把心思精力用在练兵备战上,才能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战备状态。

军要务战,兵要思练。党的十八大后,习主席第一次到部队视察,就明确指出一些官兵不同程度地滋生了当和平官、和平兵的思想;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警醒全军长期和平环境是个严峻考验,如果贪图享乐,就会染上“和平病”。在多个重要场合,习主席进一步指出我军练兵备战工作紧不起来、实不起来,思想根子是不少官兵得了“和平病”,以不打仗的心态做打仗的准备。这些重要指示,指明军中百弊之源,直击练兵备战的大敌大害。当兵就是要打仗,必须剔除精神上的懈怠,铲掉思想上的锈蚀,真正使战斗队意识在头脑中深深扎根。

“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今天的中国,行进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异常复杂严峻,我国面临的外部安全环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迫切需要广大官兵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谋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更好地以强军支撑强国。

做好打仗准备,首要是摒弃“不打仗”的心态。思想的锈蚀比枪炮的锈蚀更可怕。历史上,从练兵场上走出去的既有常胜之师,也有败军之旅。胜败之间,就在于平时有没有强烈的打仗意识。当年,针对少数同志因为抗日战争胜利而产生和平幻想的现象,刘伯承同志把一些高级干部带到一个练兵场,拿起步枪,连打3枪,然后对大家说:“今天打靶,既是技术上打靶,也是政治上打靶。我们要打掉一些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头脑里的和平麻痹思想。”走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夺取新胜利,迫切需要多几次这样的“政治打靶”,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真正使官兵做到时刻紧绷打仗这根弦,时刻肩扛打赢这座山,时刻等待出征这道令。

做好打仗准备,关键是提升练兵备战的质效。战争准备是不流血的竞赛。只要战端未开,战事未启,战争准备“永远在路上”,准备工作都是“进行时”。必须积极思考“将来时”,认真筹划“现在时”,不能留恋“过去时”。多年没打仗,我们的对手不可能停滞不前,未来战争也不可能等我们把一切准备好了再打。要坚决纠治危不施训、险不练兵、训练“硝烟味”不够等问题,紧紧扭住训练难点、备战弱点、对抗险点,严格落实训练从严、演练求实、考核求细要求,大抓实战化训练。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推动新质战斗力加快提升,打造更多克敌制胜的战略“铁拳”,牢牢掌握军事竞争主动权,赢得军事发展新优势。

做好打仗准备,重点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习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军还存在“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等诸多问题,这警示我们:问题在领导干部,重点也在领导干部。新时代领兵挂印的指挥员,必须让“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和“任期内打仗”的意识在头脑中深深扎根,带头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不断提高战略谋划能力、真打实备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科学管理能力、狠抓落实能力,身上的千钧重担才能稳稳挑起,身后的千军万马才能势如破竹。

“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我们不希望打仗,但一定要随时做好应对最危险敌人、最复杂情况的准备,事事以提升战斗力为根本目的,时时以能打胜仗为根本指向,“收拾全副精神只在一处”,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作者:李韶伟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