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军地联合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
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
■王志刚 本报特约记者 荣俊运
“那年,朝鲜的冬天特别冷,行军时,后面的同志把水壶塞进前面战友的背包里,只把壶嘴露在外面,既防止水被冻住,又便于饮用……”近日,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曾国兴来到辽宁省沈阳市珠江五校实验学校,为师生们讲述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当天,共27所中小学校的9万余名师生和部分市民,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同步观看。
曾国兴风趣幽默的讲述,配以抒情的背景音乐,引发大家强烈反响。“这样的国防教育课生动有趣,孩子们爱听”“英雄从未远去,就在你我身边”……手机屏幕另一端,网友纷纷点赞留言,表达对老兵的崇敬之情。
打造多维度、立体化传播矩阵,“敞开大门”搞宣讲,是沈阳警备区推动国防教育进校园的生动实践。年初以来,该警备区联合市教育局,协调驻军部队与当地100所大中小学结成对子,邀请离退休老干部、优秀官兵代表走进校园讲述红色故事、开展征兵宣传,并在课堂播放参战老兵口述历史的短视频,让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董存瑞比我年长两岁,我们俩同年参加革命。他机智灵敏,13岁时就被称为‘抗日小英雄’……”前不久,在董存瑞烈士牺牲77周年之际,该警备区组织沈阳市岸英小学学生代表、河北省怀来县董存瑞纪念馆讲解员和陆军某部董存瑞班战士相聚“云端”,聆听抗战老兵张健讲述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之后,董存瑞纪念馆讲解员和董存瑞班战士分别介绍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争当红色传人的故事。
“跟随讲解员‘云游’董存瑞纪念馆,让我看到了比书本中更加鲜活生动的英雄形象。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积极投身国防事业。”岸英小学五年级学生吴美慧说。
“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前不久,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工作人员自编自导的情景剧《冰雪魂》,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礼堂演出。当身着单衣被大雪覆盖、冻成冰雕依然保持冲锋姿态的志愿军官兵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台下的学生湿了眼眶。扮演抗美援朝老兵的该所文职人员王宇鹏说:“置身舞台,化身老兵,让我真切感受到先辈们为了信仰,甘愿付出一切的豪情壮志。”
一场舞台剧,台上台下同受教育。从军地联动到跨区域联合,从实地参观到网上“云游”,该市军地携手打破地域、空间限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推动国防教育进校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意识。他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学校师生走进军营,近距离感受部队训练生活和军人优良作风,让国防课堂“活”起来。
“姐姐,这个奖章上写的怎么不是汉字呀?”“这位爷爷我认识,他是抗美援朝英雄。”7月初,辽宁省军区沈阳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荣誉室,迎来和平区河北街第二小学的30余名师生。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他们在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和斑驳的奖章前驻足,时而认真聆听,时而好奇发问。
年初以来,一堂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课,在该市大中小学校园和部队荣誉室等场所陆续开讲,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革命故事,点燃了学子们的爱国热情。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