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没有微不足道的对手
■张西成
“战场上没有微不足道的对手。”在某部组织的一次对抗演习中,一位红方指挥员被自己认为的“弱手”扭转翻盘后,说出的这句话,让参演官兵深有同感。
在你死我活、充满激烈对抗的战场上,可以说没有一个对手甘愿俯首称臣、情愿将胜利果实拱手相让,有的只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历史一再证明,低估对手有百害而无一益;任何觉得对手微不足道的想法,往往都是失败的先兆。
拿破仑有句名言:“永远别以为敌人比你愚蠢。”其意在提醒世人,你聪明,敌人也不愚笨;你厉害,敌人也不是不堪一击。然而在滑铁卢之战中,拿破仑还是犯了过度自信的错误,对对手、对敌情轻描淡写、满不在乎。在一次早餐会上,他兴高采烈地对部属讲:“我们获胜的机会至少是90%,而失败的可能性不到10%。”在拿破仑眼里,威灵顿的杂牌军队一触即溃。结果却是,拿破仑不仅输掉了此次战役,最终也输掉了整个帝国。
古人云,骄兵必败,哀兵必胜。骄兵之所以必败,就在于把作战对手看扁了、看轻了、看弱了,认为一阵炮火猛攻对手便溃不成军,几个回合下来对手就会束手就擒。这显然只是自己的主观臆断。战争史上既有“大鱼吃小鱼”的战例,也不乏“蚂蚁啃大象”的奇观。战争作为一种活力对抗行为,时时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在其尘埃落定之前,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任何时候都不可骄傲自满。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与英国海军舰队展开事关国家命运的生死决战,最后以无敌舰队惨败而告终。号称无敌的西班牙舰队真的无敌吗?战争结果告诉我们,无敌舰队正是败在“眼中无敌”上。
毛泽东同志曾说:“当着我们正确地指出在全体上,在战略上,应当轻视敌人的时候,却决不可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也轻视敌人。”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之所以强调“战场上没有微不足道的对手”,就是提醒指挥员在每场战争中,都要先摸清敌我双方的优劣,坚决摒弃轻敌思想,全心全意备战,全力以赴战斗。
尤其要看到,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显现,往往是系统战、整体战、一体战。有时看似只是在与一支部队战斗,实则其幕后有一个庞大的作战集团在支撑;有时看似只是在与薄弱的单兵相搏杀,实则是在与他们的整个作战体系相抗衡。过去讲对手是困兽犹斗,现在看对手则可能是困兽非困、孤军不孤;过去或许认为对手微不足道,现在看任何对手都应是微亦可道、微亦足道。看不到、认不清、把不准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就无法把握胜券。
战争中轻敌是大忌,是失败的祸根。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面对并不安宁的世界局势,对任何对手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搞清研透对手的长处、对手的短板、对手的变化,细而又细地制订多种方案,做到一场战争多种预案、一次行动多手准备。唯有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