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墙”见证战士点滴进步
■谭杨亮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黄海粮
前段时间,武警张家界支队开展第二季度按纲建队考评。在某中队一班学习室,考核组成员杜邦被一面墙深深吸引。
这是一面荣誉墙。墙上内容丰富:“军事训练”流动红旗,“内务标兵”“进步之星”奖状,记录战士在训练中咬牙坚持、在比武中奋力冲刺的照片……
见杜邦好奇,中队干部李莲青上前介绍:“我们给每个班都设置了这样一面荣誉墙,记录大家在训练、工作、学习、作风养成等方面的进步表现。”
杜邦点头认可,随即提出疑问:“中队不是有荣誉室吗?”
“荣誉室的‘门槛’高。”李莲青解释道,他们规定,获得支队及以上的表彰奖励,才能被记录在中队荣誉室。对于大多数官兵来说,想要在荣誉室留下自己的印迹并非易事。
李莲青指着荣誉墙上一张战士拉单杠的照片,讲了一件事。3个多月前,上等兵陈蒙引体向上最多做3个,在中队垫底。但是,他不甘心当“吊车尾”,主动跟自己较劲——别人练完休息,他吊在杠上加练;手磨破了,缠上纱布接着练;胳膊疼得端不稳碗,也没吭过一声……在前一周的考核中,他拉了15个,第一次达到“及格线”。
“这个成绩绝对算不上突出,肯定进不了中队荣誉室,但对陈蒙来说,却是巨大的进步。”李莲青说,“更重要的是,陈蒙展现出不服输的劲头、挑战自我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
李莲青告诉杜邦,在每个班设置一面荣誉墙,既是对连队荣誉室功能的补充,也是为了响应官兵呼声。
此前一次恳谈会上,有官兵反映:日常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常常因为“小”,只能得到干部骨干几句口头表扬,过后便无人提及,内心很难体会到被认可、被激励。
这让中队党支部一班人意识到,大部分官兵很难获得显赫的奖项,他们更多的是在平凡岗位兢兢业业、默默坚守,取得一些小成绩、小进步,但这些同样应该被看到、被肯定。基于这样的思考,他们决定给每个班设立一面荣誉墙。
然而,荣誉墙设立之初,曾受到一些官兵质疑。某班班长陈显雄的看法颇具代表性:“取得点滴进步就能‘上墙’,会不会显得太容易了?”他担心“门槛”太低,会让一些战士安于现状,失去了争取更好成绩、更大荣誉的干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及时、适当的肯定,同样能激发官兵持续奋进的热情动力。”该中队第一时间召开军人大会,消除疑问、统一思想,同时明确各班在评价战士时要注重“不断的进步”与“不懈的坚持”。
一面荣誉墙,凝聚正能量。官兵们认识到,并非只有站上领奖台才值得铭记,日复一日的坚守、精益求精的执着,同样闪耀光芒。受此激励,该中队比学赶帮超氛围日益浓厚。
下士田涛是一名军械员,平时工作就是登记、检查、擦拭、保养,保证武器装备不出问题。时间一长,他觉得这份工作琐碎而平凡,自己也没什么存在感。直到因“工作零差错”登上本班荣誉墙,受到班长表扬、收获战友掌声,他才意识到做好本职工作一样了不起。
深受鼓舞的田涛,在后续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不仅总结出不同天气条件下装备维护要点,还为每件武器装备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
作者:谭杨亮 黄海粮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