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倾力解决驻军部队急难愁盼——
“事关练兵备战,不能等”
■本报特约记者 孙明江
“战备公路直通训练场,既解决了重型装备运输难题,还缩短了部队机动时间,为地方政府办事效率点赞。”“八一”前夕,看着通往训练场道路施工现场工人忙碌的景象,河南省信阳市驻军某部军官张炎迅感慨地说。
今年春节前,信阳市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驻军某部时,了解到该部通往野外训练场的道路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影响大型装备通行。“事关练兵备战,不能等。”该市第一时间启动拥军支前方案,组织交通、规划等部门实地调研,并召开协调会,研究道路翻新改建事宜。
春节刚过,这一事项就被列入该市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一条21公里长的战备公路,从立项批复到办理相关手续一路“绿灯”,很快进入施工阶段。
“备战打仗不是军队单方面的事情,地方党委政府同样要强化国防观念,履行好国防建设领域应尽职责。”信阳市驻军多、演训多,当地党政领导形成共识:解决驻军部队的难事是支持改革强军的头等大事,必须全力以赴支持部队练兵备战。他们每年拉单列表制订军地互办实事清单,通过“月通报、季会商、年考评”跟踪工作进度,确保军地提报需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用心解决部队急难愁盼,才能让保障‘准星’对准打赢‘靶心’。”今年6月,驻军某部提出综合训练场供水管道老旧破损,给官兵训练和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得知情况,该市双拥办立即协调相关部门实施供水管网改造,量身制订供水方案,彻底解决了官兵用水难题。
驻军某部营区距市区较远,官兵出行交通不便。该市公交公司实地考察后,决定增开两条公交拥军专线,并增设公交站点,为官兵出行提供便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拥军措施,激发了官兵向战为战、矢志打赢的斗志豪情。
“部队演训推进到哪里,地方保障就跟进到哪里。”每逢有保障部队任务,该市军地相关部门主动靠前,提供饮食、医疗等服务。时代在变,拥军支前的“小推车”有了新内涵。该市研究出台《信阳市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运行规范》,对拥军支前协调机构建设、需求对接等问题,进行系统性规范。他们组织交通运输、装备维修、粮油储供、生活补给等支前要素,全方位做好部队执行远程机动、大项演训等任务的支前保障工作。
去年,某部移防该市,部队领导一度担心初来乍到,会为“安营扎寨”分神。“没想到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做好各项保障工作。”该部领导说,“地方提前把困难都解决了,让我们轻装上阵,能够全身心投入训练。”
近年来,该市倾力为驻军部队解决营房迁建、战备道路建设、水电气改造、生活设施更新等难题,推动双拥工作向服务保障备战打仗聚焦、资源投向向提高部队战斗力倾斜,受到部队官兵好评。
部队聚力备战打仗,地方全力服务保障。该市双拥办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开展拥军支前保障行动数十次,出动上千人次,有力保障了驻军部队备战打仗。他们还召开各类军地协调会30余次,涉及道路出行、营区水源接入自来水市政管网、捐赠文体娱乐器材和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多个问题,全部得到及时解决。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