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警备区促进武装工作末端落实
目标清晰,精准指导增质效
本报讯 王学友、李泉锐报道:夏末秋初,一场民兵应急分队拉动训练,在安徽省合肥市拉开帷幕。合肥市庐阳区民兵应急连连长卢春晖下达指令,不到两个小时,120名民兵便携装赶赴数十公里外的指定地点完成集结。
人员收拢方案明确、装备启封流程熟练、指挥链路畅通……这场高效机动的背后,一套规范导图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基层武装部是国防动员系统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武装工作‘最后一公里’的落实任务。”合肥警备区领导介绍,基层武装部人少事多矛盾较为突出,加之专武干部流动性相对较大,易产生工作链条衔接不畅、新老武装传承断层等问题。为此,该警备区决定制定《基层武装工作规范导图》,着力破解制约基层武装部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机关从各业务口及人武部抽组人员成立工作专班,由警备区领导牵头负责。”该警备区机关某处工作人员介绍,工作专班深入总结历年工作经验,紧密结合备战亟需与基层实际,历时数月研讨,展开多轮基层座谈与实战化推演。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套紧贴基层武装工作实际的《基层武装工作规范导图》应运而生,成为牵引基层武装工作提质增效的抓手。
“规范导图的特点在于‘目标清晰’和‘导航精准’。”警备区机关某处领导胡万杰介绍,导图将基层武装工作细分为民兵整组、民兵训练、兵役征集、应急处突等8大类24项核心任务,每一项都按照“年、季、月、周、日”时间点细化,并辅以明确的操作步骤、责任主体和标准要求。专武干部“该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等,规范导图都给出答案。
翻看各基层武装部使用的规范导图,页边写满大家结合实际工作的批注:肥西县三河镇完善了汛情预警流程图、包河区骆岗街道施河社区增补了装备智能管理编码规则……这种“实践应用—问题反馈—滚动更新”的闭环机制,使得武装工作始终与任务需求同频共振。“现在干工作,心里更有底,手上更有准头。”一位专武干部由衷说道。
“一开始接手武装工作时生怕漏掉重要环节。”不久前,刚完成辖区国防潜力数据更新上报的瑶海区明光路街道武装部部长赵新建,对规范导图的实用性赞不绝口。他坦言,导图如今已成为他案头必备“宝典”,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就翻开它,“上面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我们还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听取专武干部和民兵骨干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规范导图的实用性和精准性。”该警备区机关某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已累积吸纳数十条有效建议,党委会研究通过后,会第一时间对导图进行补充完善,推出“升级版”。此外,他们还开发配套电子程序,扫码即可观看有关视频,更加方便快捷。
“人按图索骥,事循规而行。”谈及今后的工作,该警备区领导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优化规范导图,结合任务实际,继续推出“升级版”“加强版”,不断提升基层武装工作末端落实成效。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