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KOI-1755凌星信号真实来源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5-09-05 13:58:03

KOI-1755是一颗具有本征脉动的恒星,其在美国开普勒空间望远镜(Kepler)观测光变数据中出现了凌星状亮度下降,这一信号来源长期存在争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科研人员用Kepler的目标像素文件,揭示了KOI-1755凌星信号的真实来源。研究人员利用像素级光度建模、质心漂移测量以及与盖亚卫星第三批数据(Gaia  DR3)目录交叉匹配,锁定信号并确定其来自一颗位于KOI-1755左侧的背景食双星。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精细建模和去污染处理,直接从TPF数据中,分离出这颗背景星的无污染光变曲线,并确认其为一对周期约6.14天,由两颗矮星组成的食双星系统。

与现有的批处理方法相比,团队提出的像素级建模策略,显著改善了光变曲线质量。同时,研究使用Gaia DR3的参数辅助建模,有效避免了邻近亮星漏算污染的系统性误差,使系统平均光通量与基于Gaia DR3参数推导的理论值之间,偏差低于3%。分析显示,该食双星除明显的食现象外,还呈现由恒星黑子和差异自转引起的周期性调制,且主星自转频率比轨道频率低约13%,与短周期双星的差异自转观测规律一致。

该研究揭示了KOI-1755凌星信号的真实来源,表明了开普勒存档数据中,蕴含大量未被发掘的变星信息。该像素级光度建模方法,有望推广并应用于Kepler、K2、TESS等高精度巡天数据,以提升弱变源光变提取的准确性,推动存档数据“二次挖掘”进入精细化阶段。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杂志》上。研究工作得到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的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责任编辑:邱梦颖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