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县万荣乡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滚滚泥水淹进光复市区,洪水退去后部分低洼地区依旧泡在水中。(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华夏经纬网9月24日讯: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花莲县马太鞍溪堰塞湖最早于7月26日通过卫星影像观测发现,并分析系因“薇帕”台风影响山区,导致土石崩落阻碍河道产生,而8月13日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召开会议时,国民党民意代表傅昆萁曾要求将花莲县堰塞湖工程纳入,却遭台农业部门以“无立即危险”为由否决,如今溢流造成严重损害,外界也质疑决策是否有误,学者认为,台农业部门称无危险却又着手计划疏散,等同于自知有危险,但却为了安抚民心说出此话,影响实质作业时间。
据了解,台农业部门7月26日掌握马太鞍溪堰塞湖后,旋即进行评估,并得出“聚落高程距离河床面尚有一段高差,目前对下游聚落无立即危险”结论;后续8月13日时,台农业部门负责人陈骏季也称“该堰塞湖存在已久,但因坝体长达1.7公里,经评估无立即溃堤危险,但为了下游民众安全愿意努力去做移除评估”,最后台农业部门定调“移除不可行”,遂将主要工作转移至防灾、监测作业。
台湾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系退休教授李锡堤分析豪雨为主因外,该堰塞湖规模庞大,溢流夹带大量土石与泥沙,破坏力惊人,然而民进党当局防灾作为有检讨空间,并非只是做监测或研拟疏散计划,大雨一来根本来不及,显而易见这次台当局对于马太鞍溪大崩山事先没有完全掌握。至于爆破方式,台湾爆破技术人才相当少,不知台农业部门是否有找到“真正专业的人才”来进行评估。
李锡堤指出,马太鞍溪堰塞湖存在已久,自然形成的坝体高度达200米,比全台最高的人工坝德基水库200米还要高,上游蓄积的水量相当大,一般只要雨量达到400或500毫米就一定要撤村,遇到这次桦加沙台风为花莲县带来惊人的800毫米雨量,针对马太鞍溪堰塞湖,台当局有找一些学校做研究,制定监测及疏散计划安定民心,然而他认为相关的处理动作应该要再快一点,没有实际去疏通堰塞湖而造成严重的意外,这次确实没有做好掌握。
他提到,台湾有3分之2的山区,自然形成堰塞湖是常有的事情,因为马太鞍溪堰塞湖实在是太深山,重机具根本无法进入,导致台农业部门没有立即处置造成重大危害,他希望政府这次一定要记取教训,除进行灾后复原外,针对全台可能会发生大型山崩的地方事先调查清楚并监测,若是深山地区国际上仍会用直升机吊挂重机具进入山区处置,台湾也可以比照办理。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