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经纬网9月24日讯: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花莲县马太鞍溪堰塞湖造成严重灾情与伤亡,台湾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特聘教授董家钧说,因该处坝体又高又陡溪水流量大,溢流时下切、拓宽溃口的速度又快,才会在溃坝过程中造成严重灾害。台农业部门2个月前依据国际指标评估提前进行防减灾部署问题不大,但是这次洪水漫进市区却是始料未及。
董家钧指出,过去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山崩是921大地震在云林草岭地区的草岭顺向坡滑动,并形成堰塞湖,土石量体约有1亿2000万立方米,在清水溪河道形成长约5公里的天然坝体,虽然体积大但并未造成溢流灾害;“八八风灾”高雄小林村则是因豪大雨发生山崩将河道堵塞,因溪流流量大且坝高不及50米,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溃堤。
他说,这次马太鞍溪堰塞湖体积约是3亿立方米,是台湾历史纪录最大的大山崩,且这处堰塞湖非在豪雨时期形成,坝高又特别高近200米,可蓄积相当大的水量,在接近蓄满时,刚好又遇到这次“桦加沙”台风,因坝体又高又陡,溪水流量大,溢流时下切、拓宽溃口的速度又快,才会在溃坝过程中造成严重灾害。
针对台农业部门负责人陈骏季日前提出马太鞍溪堰塞湖未有立即危险造成争议,他认为,台农业部门的评估是在天然坝刚形成时的2个月前,根据国际常用指标评估认为,此一巨大体积之坝体属于相对稳定。天然坝溃决最危险的时间点是在堰塞湖湖水漫过坝顶时,因此台农业部门并未因初步评估认为相对稳定而不作为,而是根据堰塞湖紧急应变处置SOP,进行马太鞍溪堰塞湖的溃坝淹水范围评估、监测、预警与演练,以提前进行防减灾布署,这部分他认为问题不大,只是这次不幸洪水进入市区造成严重灾害,可能是始料未及之处,他认为不能因此认为台行政机构各部门各单位没在做事,不应该这么苛责公务员。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