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廉正气 红色丰碑——走进八闽英烈廉政事迹陈列馆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5-10-21 13:40:07

秋光如洗,微风不燥。在第12个烈士纪念日之际,走进八闽英烈廉政事迹陈列馆,面对一桩桩英烈事迹陈列,本就凝重的心情愈加沉重,心中再次涌起无限敬意。

一年前,为深化党纪党史学习教育,弘扬英烈精神,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指导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筹建了“清廉正气·红色丰碑——八闽英烈廉政事迹陈列馆”。去年今日,第11个烈士纪念日,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时光不老。静谧无声的展馆里,阳光透过窗棂倾泻进来,为墙上八闽英烈的光影笼上一层金色的薄纱,恰似最熟悉的故人,穿过时光的旋转门,为我们揭开那一幕幕被岁月珍藏的红色记忆。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走进展厅,穹顶浩瀚的星河格外耀眼,50颗闪亮的星星代表着福建近5万名在册英烈。这些革命英烈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年代里,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照亮奋勇前行之路。展厅面积不大,约120平方米,但设计精巧,意蕴深远。“革命理想高于天”“为有牺牲多壮志”“只留清气满乾坤”“红色基因代代传”四个主题篇章,以图文并茂、实物及音视频展示等方式,系统勾勒出闽籍或在闽战斗牺牲英烈群体的巍峨廉政形象,可谓方寸之间见浩气。

“大家是否记得总书记说的这样一句话:‘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我们展馆的第一部分,主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耳畔讲解员的介绍,不禁让人深思,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英烈们何以能矢志不渝、宁死不屈?想必是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这种源自理想信念的强大定力,是抵御一切诱惑、保持政治本色最根本的力量源泉。

展陈中的一张刑架遗照入目即震撼人心。这张照片记录下的是一位24岁的年轻革命志士英勇就义前的真实瞬间。一名成年男子上身赤裸,被粗绳和铁链牢牢绑在十字形的木架上。他神态坦然,浑身上下透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凛然正气。他就是凌福顺,闽东游击区的重要领导人,被称为福建的“红耶稣”。凌福顺被捕后,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官职诱惑,仍坚守信仰,英勇不屈。在刑场上,刽子手用锥子在他身上乱戳,用刀残忍地割他身上的肉,然而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极刑,他无半点畏惧,视死如归,支撑那瘦骨嶙峋身体的是多么强大的一股信仰之力啊!

第一篇章还展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壮烈牺牲的党员林祥谦、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王荷波、成就百年厦大红色基因与精神之源的罗扬才、“左联五烈士”之一的胡也频等8位烈士的事迹,他们都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革命意味着牺牲,不仅是个人的生命,有时甚至是家庭和一切的牺牲。第二篇章“为有牺牲多壮志”,展现了“无名英雄”蔡威、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清贫的革命者”方志敏等11位英烈无私奉献与无畏牺牲的壮烈情怀。率先映入眼帘的,是党的创始人之一何叔衡烈士的展陈。他曾说:“革命者就是要抱定舍身忘家的决心。”1927年,他与妻女告别后就奔赴革命战场,从此再也没回过家乡。1935年2月26日,在从江西转移到福建途中,何叔衡在长汀突围战中壮烈牺牲,将“最后一滴血”洒在闽西苏区的红土地上。无数英烈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洪流,心中装的是天下苍生,唯独没有自己。他们“毁家纾难、舍身报国”的选择,是对“廉洁”最广义也是最深刻的诠释。

展区展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26号训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颇受参观者们关注。这是何叔衡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最高法庭主席期间,与董必武共同制定并出台的一系列反腐纲要文件之一。该训令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反腐败的量刑标准,规定“凡苏维埃机关、国营企业及公共团体工作人员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贪污公款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以2年以上5年以下监禁”,这不仅体现了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贪污腐败及浪费行为空前严厉的惩戒态度,更体现了我们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决心。这也是我党廉政法治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他是一位普通农民,出生于福建龙岩县一个农民家庭;他是一介书生,青年时代的他,满怀救国热忱,与邓子恢等人共同发起组织了‘奇山书社’,探索救国道路;他是一名党员干部,1926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成为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第一任书记;他还是一名革命烈士,为了抗日救亡牺牲,流尽最后一滴血……他有一个光明的名字——陈明!”“红领巾英烈故事宣讲员”清脆嘹亮的嗓音在展厅里回荡,稚嫩却坚定,让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不再遥远,让崇军爱国的种子在新时代的沃土里生根发芽,让红色基因传承有了时代的回响。

第三篇章“只留清气满乾坤”是展陈的一大亮点,集中展出了八闽革命烈士的珍贵家书。英烈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不仅体现在英烈们自身的行为操守上,也体现在他们对后代的教育和影响中。他们教导子孙勤俭持家、接续奋斗,将廉洁家风和红色传统代代相传。

“……我所欠百川银庄二万多元的债,时刻纪念在心,本利至今当在三万余。国家得救,民族得存,清债还利当不短欠分文……”“红色金融家”高捷成的一封家书格外引人注目。信中,他自称“浪荡子”,抛家舍业弃子,欠下巨款,一去不回。但他正是用所欠下的这笔巨款,解了共产党领导下的赤卫队的燃眉之急,使之得到了壮大与发展。一个革命者磊落坦荡、勇于担当的胸怀和赤子之心跃然纸上,天地可鉴。身旁的一位参观者不由感叹:“看到先烈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不仅历经艰辛,信念如磐,甚至宁欠私款,不贪墨一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恪尽职守、廉洁自律?”

在反革命政变中牺牲的李临光烈士给母亲的家书中深情写道:“人类解放不成,何以家为。”抗日英烈沈尔七在给母亲的信中,也表达了为了革命、为了民众翻身之日,愿牺牲一切的决心。他们不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清廉为民的初心使命,更是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才是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英勇战士。读后无不令人动容,深感钦佩。

转角处的展柜里,静静安放着一本活页笔记本,这是戍边英雄陈祥榕的姐姐陈巧钗捐赠的祥榕烈士遗物。让人不禁又想起祥榕曾两次提笔在笔记活页上写下“亲爱的妈妈”,之后就再无落笔。提笔欲书千般事,心中有语万重山。短短五个字,却写下了他守护至亲的信念和守护山河的信仰。屏幕中播放着“陈母问勇”的故事:当部队首长上门慰问烈士母亲姚久穗,并询问她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时,烈士母亲强忍悲痛说:“我没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我只想知道我的榕儿在战斗中勇不勇敢?”……屏幕前,有人悄悄摘下眼镜擦拭,也有人目光如炬,眼神更加坚定……原来所有的勇气与力量,都源自最深的家国大爱。“亲爱的妈妈”是祥榕对家国最深情的告白,“吾儿勇否?”则道出了母亲姚久穗的忠诚坚韧、大爱无疆及对中华传统美德和家风最朴素的传承。

第四篇章“红色基因代代传”,着重展示近5年来福建烈士褒扬纪念工作的特色实践与成果,让人感受到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展览的尾声,是“学习先烈,艰苦创业!”的手书复刻。这是1995年1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福州革命烈士传略》一书上的题词,而今已成为福建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要遵循。

陈列馆的留言簿上,参观者留下的炽热文字句句真挚动人。“认真听过、看过,感觉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只感觉历史有时遥远,此时英雄却离我们是如此之近!陈祥榕、吴石、林祥谦……让我们铭记英烈故事,坦然前行!”“参观了这次展览,我知道了如果没有革命烈士的牺牲,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小故事,大教育;小阵地,大领域;小资金,大作为。”……一年多来,小小的陈列馆已接待90多批党政干部和社会群体,参观人数逾2000人。

纵观全馆所展示的英烈故事,突出反映了先烈们信仰坚定、对党忠诚、严守纪律、清正廉洁、毁家纾难、舍身报国、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它如一面熠熠生辉的镜子,照见历史,也映照现实与未来。它启示我们,廉洁不仅是一种纪律要求,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仰。我们以英烈为镜,让先烈的廉洁之光照见灵魂,新时代的奋进之路才会走得更加坚实坚定!(文/刘灵)


文章来源:福建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
责任编辑:邱梦颖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