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州紧扣主题多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5-10-24 10:12:01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深入实施“三项计划”,全力推进“产业强州”“文教兴州”“和谐稳州”战略,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态势持续巩固、向上向好。

一、紧紧围绕“一条主线”,持续夯实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该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通过召开州委常委会会议、州政府常务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民族工作,有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抓实思想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国民教育,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抓实组织保障。健全州县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民族工作制度、州县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工作专项协调机制,制定实施多个文件,为各项民族政策落地落实提供坚强保障。

三是抓实定点帮扶。清单化、项目化落实中央统战部定点帮扶事项,积极配合开展“烛光行动”“思源工程”“同心?彩虹”等系列帮扶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二、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持续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载体

一是认真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开展“童心共绘同心圆”青少年研学交流等活动,不断拓宽各族青少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深入实施《黔西南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2—2026年)》,打造“青春公园”“青年人才驿站”等青年特色工作品牌。

二是认真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编制发布“新市民计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形成了“语言互相学、节日一起过、工作一块干、生意搭伙做”的社会氛围。

三是认真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动执行《开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方案(试行)》,推动全州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会址)、A级以上旅游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全方位嵌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着力打造兴义市万峰林、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等“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试点,推动文化旅游与民族团结进步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三、突出“三个聚焦”,筑牢共同繁荣发展的坚实基础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工作考核整体推进,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全州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国式现代化黔西南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聚焦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施“产业强州”战略。紧紧围绕“四优四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效。立足煤炭、黄金等能矿资源富集优势,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业态,该州获“世界康养示范城市”称号,兴义地质公园入列“世界地质公园”名录,为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聚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文教兴州”战略。把实施“文教兴州”战略作为增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举措,加强文明建设、培育文明新风,推动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充分展现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文明贵州新风采。坚持以文化人,积极推动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教育人,统筹抓好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水平和教学成果位列全省第一梯队。

三是聚焦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实施“和谐稳州”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大统筹发展和安全力度,将民族事务治理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保障民族事务平稳运行,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强双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文章来源:贵州省民宗委
责任编辑:邱梦颖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