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州实施“文教兴州”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5-10-24 10:31:33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把实施“文教兴州”战略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思想引领 架起“连心桥”

黔西南州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培训基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持续在学习领会、宣传阐释、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干部教育培训中。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作为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基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列为教育教学培训内容。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作为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聘任29位专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任务、内涵外延等内容扎实开展理论研究。

该州打造兴义市桔山广场、兴仁市东湖公园等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兴义市洒金小学、兴仁市第七小学、贞丰县民族中学、普安县龙溪石砚小学、义龙新区新市民二小获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命名,建设7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陈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文化铸魂 画好“同心圆”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积极推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 “夜郎的疑问——汉代历史文物展”等,展示千年前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通过文物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该州以“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火把节”等节庆活动为纽带,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力度,创新推出一批优秀文化精品。收集、整理少数民族古籍条目1143条;精心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山水八音》《谷艺神袍》等;抒情长诗《盘江魂》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为原型创作的《手留余香》入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打造民族歌舞剧《锦•蓝》参加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以文促教 激发“动力源”

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在发展教育事业中传承中华文化。以文促教、以教兴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该州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实用技能“推普兴乡”行动,采取“推普乡村行”“小手拉大手”“家校共建”等形式,通过培训、公益活动、文艺表演等营造“人人都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文旅融合 绽放“团结花”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制定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方案》,推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会址)、A级以上旅游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全方位嵌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业态,推动“康养 ”多业态协同发展,积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依托独特的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以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等平台,着力打造兴义市万峰林景区、安龙县加油文化公园、贞丰县贞丰古城、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等“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试点示范项目。推动文化旅游与民族团结进步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推动该州旅游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旅品牌。

文章来源:贵州省民宗委
责任编辑:邱梦颖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