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王建民:如何看待两岸贸易增速放缓问题?

王建民

 王建民,陕西耀县人,1960年生。中山大学经济学学士,法学(社会学)硕士。198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工作至今,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理事。已出版《海峡两岸经济贸易投资大全》、《台湾何处去》、《海峡季风——多棱镜下两岸关系透视》、《台湾政商家族》、《塑胶霸主——王永庆》、《台湾军力》、《台湾的“黑金政治”》、《台湾省地理》、《台湾黑社会内幕》、《台湾地方派系与权力结构》、《民进党政商关系研究》、《国民党下台内幕》等。

    作者 王建民

    两岸贸易形势是观察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国再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大陆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台湾外贸政策的调整,均影响到海峡两岸贸易发展与台湾对外贸格局的变化。


    2014年,全球经济发展“冷热不均”格局与大陆经济发展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背景下,两岸贸易增长速度放慢,与大陆外贸总体走势基本一致。依海关统计,2014年,两岸贸易总额为1983.1亿美元,未能突破原本预期的2000亿美元大关,年增长仅0.6%,远低于大陆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年增长3.4%)。同期,大陆从台湾进口1520.3亿美元,年下降2.8%;对台出口462.8亿美元,年增长13.9%,呈现明显的对台贸易“出口强、进口弱”的特征。台湾对大陆外贸盈余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成为台湾总体外贸维持顺差的关键所在。


    总体上观察,尽管过去多年来两岸贸易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波动很大,并不是一直呈现较快增长速度,而是在波动中发展,每次波动的原因各不相同,既有国际经济景气因素,也有两岸经济起伏因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市场原因,而且常常是上年的高增长会造成下一年增长速度的放慢。就2014年两岸贸易增速显著回落原因分析,有几个重要原因。一是上年两岸贸易增长太快,基数太高。2013年两岸贸易高增长(16.7%,其中还有部分企业为套取出口退税与汇差,制造虚假出口,造成极不正常的高增长现象,尤其是年初台湾大陆出口增长一度高达20-30%),大大拉高了两岸贸易增长速度,2014年两岸贸易增长回落应属正常现象。二是大陆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以及对环境污染企业的大力整顿,市场需要减少,自然会相对减少从台进口。三是两岸投资--贸易发展模式显著改变。过去台湾对大陆出口的高增长与台商在大陆投资、从台进口原料与零部件有直接关系即投资拉动贸易。然而,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从过去以制造业为、拉动从台进口的经贸关系逐步改变,台商对大陆服务业投资加快,制造业投资比例下降,如2014年台商对大陆金融与保险业的投资高居第一位,所占比例占了18%以上,以及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供应链的形成与改变,也相应减少从台进口,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四是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石油能源价格的大幅下降,导致大陆总体进口价值或金额减少,从台湾进口价值下降也是正常的。另外,台湾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大陆及香港停止台湾相关食品的进口,也会影响到台湾对大陆出口的增长。


    其实,近年来,台湾外贸市场已出现新的变化趋势,来自大陆的外销订单增幅呈现下降趋势(这与台商生产基地向东南亚转移等有密切关系),导致台湾对大陆出口增长放慢,近3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平均增长不到3%(台湾统计)。其中,2014年,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出口额增长2.7%,台湾对大陆出口低增长是否会成为“新常态”,需要持续关注。不过,大陆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以及未来规划的巨大投资规模,依然是台湾最重要的出口市场。2015年初,台湾外贸协会首度发表的“出口目标市场潜力指标”显示,在全球80个重要市场星级评比中,大陆以81分高居第一位,预示着未来大陆仍是台湾出口市场的首选。


    台湾对大陆出口或大陆从台湾进口增长出现下滑现象,但大陆对台出口增长显著,大陆对台贸易整体呈现“进口弱、出口强”的态势。大陆对台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与过去大陆对台出口规模小、基数低有直接关系,也与大陆产品竞争力显著提高有密切关系,而且大陆已取代日本成为台湾第一大进口市场,显示了两岸经济仍有很强在互补性与良好的贸易发展前景。(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