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王建民:蔡英文上台执政后推动“去中国化”与“文化台独”举措实录

王建民

 王建民,陕西耀县人,1960年生。中山大学经济学学士,法学(社会学)硕士。198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工作至今,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理事。已出版《海峡两岸经济贸易投资大全》、《台湾何处去》、《海峡季风——多棱镜下两岸关系透视》、《台湾政商家族》、《塑胶霸主——王永庆》、《台湾军力》、《台湾的“黑金政治”》、《台湾省地理》、《台湾黑社会内幕》、《台湾地方派系与权力结构》、《民进党政商关系研究》、《国民党下台内幕》等。

 作者 王建民

     2016年5月,民进党上台执政后,尽管蔡英文高举“维持现状”大旗,标傍“不挡挑衅、不意外”,但却开始了全面的推动“去中国化”与“文化台独”活动,这已不仅仅是“柔性台独”问题,而是公然的挑战文化中国、历史中国与血缘中国甚至政治中国的重大问题。这里就蔡英文上台后推动与试图推动的“去中国化”与“文化台独”活动重要事项整理如下:

    1、“去孙中山化”行动。一是取消遥祭南京中山陵。蔡当局以“去封建”之名为由决定取消过往台湾领导人遥祭中山陵的仪式,不再纪念“中华民国”创立者孙中山。2016年5月23日,蔡英文与陈建仁到圆山忠烈祠向“国父”孙中山既忠烈殉职人员致祭,但取消过往领导人都会参与的遥祭中山陵活动。二是绿营“立委”以“转型正义”之名提议废除向孙中山遗像,不再向孙中山行礼。三是民进党“立委”罗致政建议将中正纪念堂转型为“立法院”,落实转型正义,方便民众来抗议。

    2、撤除微调课纲,推动“教育台独化”。2016年5月31日,台“教育部”发出公告,正式废止2014年2月10日修正发布的国文、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微调课纲,从2016年学生度开始,恢复到2008年和2011年发布的旧课纲。渊文忠认为,原微调课纲代表性不足、程序不正义、“破坏国人的共识和信赖”,也引发高中生反黑箱课纲运动鞋,因此废止微调课纲。

    3、“去蒋化”。以转型正义为名,全面推动“去蒋化”与污名蒋介石行动。绿营将蒋介石视为“228事件”的罪魁祸首,视为威权专制欺压台湾人的罪人,要彻底推动“去蒋化”政策,持续拆除蒋介石与蒋经国铜像,将“中正纪念堂”改为“立法院”大楼,以方便民众来抗议。2017年2月,中正纪念堂停止播放《蒋公纪念歌》,商店不得再销售蒋介石公仔。

    4、“去祖化”。蔡英文取消遥祭黄帝陵。2017年4月4日清明节,蔡英文当局以“时间相近”为由,只举行了“向先祖暨忠烈殉职人员致祭”,没有照例举行“中枢遥祭黄帝陵”活动。

    马当局最大的不同时,蔡英文与民进党不再讲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不再讲两岸是炎黄子孙,而是强烈宣扬台湾族群或台湾民族。蔡英文在“520”这一象征性的重大典礼活动讲话中不提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或炎黄子孙,是推动“文化台独”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5、“将妈祖政治化与污名化”。制造“马祖信仰是国民党统治的工具论”社会舆论。2017年3月间,台湾一家网络传媒宣称,台湾的姐祖庙“明帝国”盖了3间,“清帝国”盖了37间,日本时代几乎没有新的,国民党被赶来台湾之后呈现爆炸性的发展,如今数以千计。并认为妈祖信仰“其实是国民党的统治工具”。这种企图通过丑化国民党的治理方式达到“去中国化”的目的。

     6 、“去孔化”。一是台中市长林佳龙批判国民党执政时把台中市的日本神社拆掉,重建孔庙,然后用“他的孔子”来统治。二是台北古宫博物院原计划于2017年展出“万世师表——书画中的孔子”特展活动。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林正仪以部分民众质疑“孔子与台湾关联”为由,为了避免产生对立,不排除拿掉“万世师表”四个字。

    7、“丑化郑成功”与“去郑成功化”。绿营在主张将“明治统治”改为“郑氏统治”的同时,开始丑化郑成功。2016年蔡英文上台不久向原住民道谦时公开将郑成功与荷兰殖民统治者视为同样的“掠夺者”,是原住民的屠杀者(“对平埔族群屠杀”)。

    8、“去中华民国化”。2017年4月,军事院校校友在中正纪念堂举行活动,看板上写着“捍卫中华民国,还愿历史真相”。纪念堂管理单位出面交涉,希望活动“回归中性,不要政治语言,以免引起困扰”,结果这二十个字被聚取掉。可见,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表示“我依中华民国宪法当选总统,我有责任捍卫中华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全是假的。

    9、“去沈化”。沈保侦是台湾近现代化的重要开创者,对台湾开发与近现代化贡献巨大。八面威风,绿营议员则认为沈保侦在“开山抚蕃”时对原住民不友善,有意污名沈保侦。台北市长柯文哲在落实所谓“文化转型正义”的口号下,就有意依绿营议员的这一表态决定将市政府“沈保侦厅”改为“一楼中厅”,成为“去中国化”的又一罪证。

    10、将“台独之父”郑南榕自焚日订为“言论自由日”。蔡英文2016年当选后不久就决定将4月7日“台独”人士郑南榕自焚日定为“言论自由日”,并于2017年4月7日举行仪式纪念活动。

    11、推动制订淡化中华文化的《文化基本法》。其中提出“台湾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不提中华文化,也不提“中华民国”,而且将台湾定位为“国家”,完全是一个“文化台独基本法法”。

    12、建立“台湾国家化”表述与话语。蔡英文在访问巴拿马时签名为“台湾总统”。“立法院院长”苏嘉全多次有“两国论”表态,甚至称两岸“两国一家亲”。

    13、试图“货币台湾国化”。2017年初,高志鹏在脸书上发文表示,台湾百元钞票上印有孙中山肖像、二百元钞票上印有蒋介石肖像,“有些朋友说看腻了,是不是该换?”“台币不只是法定货币,也代表国家认同与文化特色”,新台币设计过程“应该经过公民参与来凝聚社会共识”,年后将提案修法。台有关部门表示可考虑以台湾本土人物与风物作为货币符号象征。尽管目前民进党当局还未正式实施,但依“去中国化”的“台独”思维,未来修改货币孙中山图案的可能性甚大。

    14、企图以“台侨”取代“华侨”。蔡英文执政后,绿营民代认为“侨委会”以台湾2300万人的资源去服务海外4000多万的“侨胞”不合理,应以服务海外台湾人组成的“台侨”为主,而不是整个海外侨胞或“华侨”。显然,此举实为“去中国化”,即要切断台湾与海外中国人(华侨或侨胞)的关系,让台湾只承认在海外的“台湾人”或“台湾人社团”(林昶佐讲的只有从台湾出去的台湾人即“台侨”),去除“中国人”(华侨)或“中国人社团”(侨胞社团)。 (作者 王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