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读书分享会:走近“你”,读懂“你”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1-04-23 15:37:31

  读书分享会:走近“你”,读懂“你”

  ■蒋蔚蔚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朱桁冈  

  学员刘亮在读书分享会上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

  读懂精神

  真正的力量,首先发自内心

  来自北部战区某边防旅“黑河好八连”的研究生学员秦强,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长征》。

  “每年连队封冻期长达160余天,冰层厚度近1米,驻守官兵每人每天要在-30℃的界江上站岗执勤好几个小时。”秦强说,“觉得实在苦时,想想长征时的先辈们,我们就不觉得苦了。”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更是新时代研究生精神力量的源泉。

  5418,当你看到这个数字时,会想到什么?这个数字对于来自高原边防的研究生学员邴军国来说,是他曾坚守过的哨所——河尾滩边防连的海拔高度。

  “内心有力量,精神才有定力;内心有光明,力量才有指引。”邴军国说,“对于高原官兵来说,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更需要精神上的坚守。”

  邴军国的父亲是一名老工程兵,常年在外开展国防工程施工,为儿子取名“军国”,就是 “参军卫国”之意。“去年,我考取了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选择军事指挥专业,父亲特别高兴。”邴军国说。

  “说起坚守,我来讲讲吃馒头吧。”读书分享会上,看着大家诧异的眼光,邴军国笑笑,“上高原前,我曾读过关于高原边防连吃馒头比赛的文章,当时有些不理解,上了高原才明白,在高原吃饭就是保存战斗力。我所在的连队上山后,骨干班长都盯着所有人把饭吃下去,不管有多难都必须吃,在高原想完成任务,首先要吃饭。”听着听着,大家的诧异变成了敬佩。

  “吃饭睡觉,是战斗也是任务。晚上住在帐篷里,早上起来都是冰花。头疼得睡不着,大家都忍着谁也不说。”邴军国说,“不完成任务我们绝不收兵。”

  

  博士服务团成员用专业知识服务新农村建设。

  读懂使命

  日绣千针能绣山川锦绣,千锤百炼定能精武强军

  研究生学员陈小刚是特种部队的一名狙击手,从小受长辈的影响特别喜欢读书。陈奶奶喜欢绣鞋垫,她教导孙子:“日绣千针能绣山川锦绣,日嚼百字定能出口成章。”

  这个道理陈小刚一直铭记在心。他还用行动加上了自己的注解:千锤百炼能精武强军。

  读书分享会上,陈小刚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精武历程:“狙击手最枯燥乏味的是潜伏训练,每次潜伏在各种恶劣环境中,淤泥、池塘、草丛,我们举着枪盯着目标一动不动就是几个小时。”陈小刚说,“我告诉自己要坚持练习,靠着这种信念一次次坚持下来,也慢慢成了合格的狙击手、出色的狙击教练员。”

  谈起读书,陈小刚讲起当连队主官时曾问一位老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怎么保持革命激情的?

  “老红军的回答让我感到新奇又敬佩。”陈小刚说,“那时候除了打仗,他们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听书,听连队指导员读毛主席写的文章,一遍又一遍,越听越有劲,越听越觉得胜利就在眼前。”

  不同的时代,读书给予人相同的奋进力量。

  陈小刚最喜欢读的书是《平凡的世界》。说起这本书,他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那年正月十五,因为要参加上级任务,他送走来队的家属小孩。路过一个小村庄,他看到一家农户门口,家里老人接到回家过元宵节的儿女们,开心得有说有笑。

  “那一刻,我瞬间释怀,想到舍小家能换来千万家庭团圆也是一种幸福。”陈小刚说,读《平凡的世界》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懂得在困境中获得幸福,懂得真真切切去感受所遭遇的一切,无论幸福快乐,还是挫折失败。  

  在党史故事读书分享会上,抗美援朝老兵讲述当年战斗故事。王瀚林摄

  读懂初心

  青年不是某个年龄段,而是奋斗、磨砺和成长的状态

  这些天,南京高淳区潦田村的村民们都在谈论一件新鲜事:村里来了一群军校博士。

  今年,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在与潦田村对口帮扶活动中,学员们运用专业知识为村民解决问题,让科技为乡村振兴助力。

  “我常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从中感悟到青年不是某个年龄段,而是青春、奋斗、磨砺和成长的状态。”陈晓说,“我印象很深的是,书中习主席在梁家河修沼气池的这件事。这让我反思:我们的研究成果能不能服务部队战斗力?能不能服务人民群众?我的研究方向是军事环境,因此,在今年的对口帮扶活动中,就想用我学的给水专业为村民做点事。”

  “读书是一场心灵的对话,阅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主人公的对话。”研究生学员赵小康说,“读书这件事没有短期效益,读一两本书看不出来什么进步,但是书读多了,人的气质就会上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研究生学员杨章林在读书分享会上分享的是金一南的《苦难辉煌》。

  “起初,我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怀疑自己能不能考上。迷茫的时候,我读了《苦难辉煌》,书中的道理化为一股力量不断激励自己,目标也越来越明朗。”杨章林说,“只有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杨章林还给大家分享了《丰碑》中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军需处处长,宁可自己被冻死,也要把最后一件棉衣让给战士。这个故事让我读懂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更明白了共产党人的担当。”

  他喜欢巴金在《做一个战士》中写的这句话:“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

  图片提供:王玥 胡 鑫 王欣海 胡月 王志艳

作者:蒋蔚蔚 朱桁冈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