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

  1932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30多个师近40万人的兵力,准备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任命陈诚为前敌总指挥,以嫡系部队12个师16万余人为“围剿”主攻部队,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

  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胜利后,又进行了赣州、漳州、水口、乐(安)宜(黄)、建(宁)黎(川)泰(宁)和金资等六次进攻战役,根据地更加巩固和扩大,红一方面军发展到3个军团、4个军,总兵力约7万人。然而,在此期间,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受到“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指责,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被撤销。

  1933年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在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的指挥下,活动于黎川地区。由上海迁往中央苏区的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提出,要在国民党军“围剿”部署尚未就绪时,实行进攻作战,击溃国民党军。临时中央拒绝周恩来以运动战消灭敌人的正确意见,强令红一方面军围攻南丰城。

  在红军攻坚不克,受敌夹击的不利态势下,朱德、周恩来果断抵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进攻战略,从实际出发下令南丰撤围,运用和发展以往反“围剿”的成功经验,继续实行“诱敌深入”方针,接连取得黄陂、东陂大捷,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大兵团伏击战的范例,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四次“围剿”。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是历次反“围剿”战役中取得战果最大的一次,消灭国民党军近3个师,缴获步枪1.6万余支、大炮40门,新式机枪300余挺,另有大批军用物资。红军利用缴获来的装备,完备充实了无线电通信兵队伍,举办机枪训练班培养机枪手,红军的兵种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斗力有了质的提高。

  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进入了鼎盛时期,土地面积达到8.4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达到453万,党员数量13万人,红军部队人数达12万。中央苏区在政权、军事、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红军机枪训练班》(1933年,苏静摄) 图源:中国军网

毛泽东失去红军指挥权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在延安窑洞前合影。图源:新华网-中国记协网

  1931年1月,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书记米夫的直接干预下,党的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缺乏实际斗争经验的王明被补选为中央委员,而且成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从此,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的领导机关内开始了长达4年的统治。

  王明盲目听从共产国际指令,不了解根据地的实际情况,盲目乐观地估计革命形势和敌我力量,主张进攻中心城市;主张在和敌人对垒时,“先发制人”硬碰硬。而毛泽东则基于对革命形势的正确估计,反对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主张在蒋介石统治薄弱的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两军对垒时“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必要时放弃阵地,实行退却,重在保持、发展红军的有生力量。

  1931年10月,王明前往莫斯科。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继续贯彻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路线。毛泽东的灵活战术不能为王明、博古等所接受,“左”倾冒险主义进攻战略与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之间斗争最终爆发。

  在教条主义错误支配下,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受到指责。1931年11月召开的赣南会议,撤销了毛泽东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和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书记职务,剥夺了他的党领导权。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又进一步撤销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职务。在国民党40万大军即将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之际,红军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被“左”倾错误领导者夺走了红军指挥权。

国民党军VS红军 兵力对比

蒋介石与陈诚 图源:网络

  国民党军队总兵力四十万,主攻部队约十六万人。

  以陈诚指挥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16万余人为中路军,分3个纵队,担任主攻任务;以蔡廷锴指挥第19路军和驻闽部队为左路军,以余汉谋指挥的广东部队为右路军,负责就地“清剿”,并策应中路军行动。

  中路军第1纵队队长罗卓央,指挥第11、第52、第59师,向乐安、宜黄地区集中;第2纵队,队长吴奇伟,指挥第10、第14、第27、第90师,向抚州、龙骨渡地区集中;中路军第3纵队,队长赵观涛,指挥第 5、第 6、第 9、第79师,向金溪、浒湾地区集中。第43师为预备队。

  红一方面军总兵力七万余人。

  闽浙赣的红10军和闽西的红12军、赣南的红21军,分别奉令南下和北上,统归方面军总部指挥。红31师与红10军在贵溪上清宫会师后,合编为红11军,进入中央苏区。

  红一方面军发展到3个军团、4个军,分别为第1、第3、第5军团(红1军团总指挥林彪、政委聂荣臻;红3军团总指挥彭德怀、政委滕代远;红5军团总指挥季振同、政委肖劲光)和第11、第12、第21、第22军。三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东南战线指挥部成立,统一指挥赣南、闽西前线部队编成的五个纵队,配合北线主力红军作战。

“左”倾冒险主义:血战南丰城

  

  周恩来关于第四次反“围剿”给中共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的电报 图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国民党40万兵力分三路而至,来势汹汹。被“左”倾冒险思想主导的中共中央和苏区中央局,不顾敌我兵力悬殊的实际情况,一再电示红军进攻敌人重兵设防的南丰城,提出要在国民党军“围剿”部署尚未就绪时先发制人,实行进攻作战,集中一切力量消灭抚河流域敌人主力,进而夺取江西全省的胜利。

  当时蒋介石把南丰视为进攻中央苏区的预备基地,国民党三十七路军所属第八师六个团的兵力约2万余人固守南丰城,还在县城内外构筑了十分坚固的防御工事。根据当时敌我形势,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周恩来、总司令朱德曾先后3次向中央电陈意见,指出攻打坚城之不利。

  周恩来在1933年1月30日给中央的电报中说:“中央累电催我们攻破城防,与我两电所陈战略实有出入。但我终觉消灭敌人尤其主力,是取得坚城的先决条件。敌人被消灭,城虽坚,亦无从围我,我可大踏步地直入坚城之背后,否则徒损主力,攻坚不下正中敌人目前要求。”

  周恩来和朱德不认可围攻南丰县城的战略,要求改为在盱江东岸“求得运动中消灭敌人主力”,但他们的作战方案一直没有得到采纳。一次应弃而硬打、强攻而未克的消耗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拉开了序幕。

  2月9日至11日,红一方面军官兵3万余人迅速集结,完成了对南丰县城的包围,并于12日下午4时50分,冒着大雨分三路向南丰城西门、西北门、东门发起进攻。红军战士英勇善战,无惧无畏,但敌军堡垒重重,火力密集,南丰城久攻不下。国民党中路军总指挥陈诚命令南丰驻军要不惜代价固守南丰城,并出动飞机增援。围攻县城西北门的红3师师长彭鳌及两团长在残酷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再用“诱敌深入”:大兵团伏击战

《黄陂大捷》(油画)陈钰、侯志江作 图源:中国军网

  红军围攻南丰城不克,国民党调集16万人从三面包围红军主力。千钧一发之际,周恩来和朱德毅然决定放弃临时中央的错误战略,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继续贯彻执行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系列战术,果断命令红军采取退却步骤,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改强攻为佯攻。

  红军主力于14日晚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的向军峰山以西秘密转移,留下小部分兵力继续佯攻以迷惑国民党军队。直至2月28日早晨,佯攻的红军又对县城作了一次佯攻后,向已撤退到宜黄、广昌、宁都、石城边界地区隐蔽的主力红军靠拢,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同时,红11军由新丰街东渡盱江向黎川开动,给国民党中路军指挥陈诚造成红军主力退向黎川、横村的错觉,将国民党军兵力向黎川方向吸引。

  周恩来和朱德等红军指挥员运用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的经验,根据敌情的变化灵活运用兵力,用佯攻和伪装主力转移来迷惑调动敌人,将大兵团兵力秘密集结起来,从被动中争取主动,采用大兵团伏击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黄陂(登仙桥)大捷

  陈诚被红11军的行动所迷惑,以为红军主力撤回黎川地区,遂以第1纵队第52、第59师由乐安东进,第11师由宜黄南下,在黄陂、河口地区会合后向红军进攻,并堵截红军归路。

  红一方面军总部获悉敌人部署后,决定集中主力,以伏击战求歼敌第52、第59师。部署是:以红1、红3军团和红21军为左翼队,隐蔽集结于大坪、蛟湖地区,伏击敌第52师;以红5军团、红22军为右翼队,隐蔽集结于霍源、西源地区,伏击敌第59师。

  2月27日,敌第52、第59师分南北两路东进,当其到达红军预设战场登仙桥附近时,红军突然发起攻击。经两日激战,将其大部歼灭,俘敌第52师师长李明和第59师师长陈时骥。在三天的时间内,红一面军取得了一仗歼敌两个整师的重大胜利。

  ●东陂(草台岗)大捷

  黄陂大捷后,红军主力迅即向东陂至新丰一带休整。蒋介石不甘心黄陂战役的失败,命令“进剿”中路军由黄陂向东陂继续攻击,搜索前进,寻歼红军主力。

  陈诚被迫调整其中路军部署,将“分进合击”改为“中间突破”,将6个师分成前后两个纵队,向广昌方向进攻,企图攻占广昌,诱使红军主力与其决战。红一方面军以第11军进至广昌西北地区,吸引敌人前纵队加速南进,以主力向北移动,准备侧击敌之后纵队。

  当敌后纵队之第11师进至草台冈、徐庄一线,第59师残部在后跟进,第9师位于东陂附近,后纵队与前纵队相距100里,处于孤立态势。3月21日,红一方面军集中优势兵力在草台冈发起突然进攻,歼敌第11师五个团,22日,又在东陂歼灭企图增援的第9师一部。敌第11师被残后,中路军其他各部纷纷后撤。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形势图 图源:中国江西网-江西省博物馆

  黄陂、东陂战役俘敌1万多人,缴枪1万多支,活捉师长2名,毙、伤16名师、旅、团长,打破了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前所未所的以大兵团伏击歼灭国民党军的光辉范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四次反“围剿”歼灭的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国民党的精锐之师。蒋介石在给陈诚的手谕中写道:“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疼!”第52师和第59师是用外国武器装备的加强师,每班都有一挺轻机枪,而第11师作为国民党的王牌,装备更充足和精良。《朱德自述》提到“这十一师、五十九师和五十二师是蒋氏最精锐的部队”,“那都是最精锐的兵,有最新式的捷克轻机关枪几百挺”。

 

  综合整理自:新华网、央视网、中新网、中国军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江西网抚州发布、南丰县政府网、《解放军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江西日报》、《长江日报》、《朱德自述》、《周恩来选集》等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