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英雄部队永向前】上甘岭特功八连:传承英雄气!将上甘岭精神融入血脉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1-10-14 16:15:26

  开篇语:战旗所指,军心所向。奋进在新时代的征途上,习主席向全党发出号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凝视鲜红的旗帜,回首辉煌的历史,缅怀英雄的故事,我们心中升腾着信仰的万丈光芒。战旗在,方向就在,精神就在:这是人民军队出发的原点、前行的路标。

  一面面鲜红的战旗,在战火洗礼中傲然挺立,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高高飘扬。和平年代,一代代英雄的传人,用行动谱写着时代的英雄赞歌;强军新征程上,战旗还是当年那样红。

  旌旗奋,风雷动。战旗的传人接过英雄的接力棒,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在鲜红旗帜引领下,行走在党的领袖、军队统帅关注的目光里,奋进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途上,一代代英雄传人高擎战旗踏歌而行,人民军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image002

上甘岭特功八连。图源:空军新闻

  1952年,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3营8连接受反击597.9高地任务,浴血奋战43天,在缺水断粮情况下坚守坑道14昼夜,连队3次打光,3次重建,最终歼敌1765人,赢得了战役的胜利,将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

  八连的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听党指挥、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团结友爱、严守纪律”的上甘岭精神!战后,他们被志愿军第三兵团授予“英勇顽强,功勋卓著”锦旗,并荣立集体特等功,“上甘岭特功八连”的赫赫威名由此而来。

  69年来,八连官兵始终高擎上甘岭英雄战旗,秉承“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的铁血连魂,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转型建设、联演联训、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优异,争当先锋、敢打头阵,连续数十年保持先进,成为空降兵部队基层建设的一张名片。走进新时代,这支英雄部队将继续以忠诚信念、钢铁意志和过硬素质,交出合格答卷,争取更大光荣。

“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

image004

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飘扬在上甘岭主峰。空降兵军史馆提供

图源:中国军网-中国空军

  1951年3月29日,八连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这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红军连队,1931年创建于鄂豫皖苏区湖北省黄安县,最初是由黄麻起义的农民赤卫队员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争年代,连队辗转征战,先后参加万里长征、百团大战、淮海战役等战役战斗150多次。

  1952年10月14日,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打响。这是一场载入史册的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3营8连,也因为这个地方永远被军史铭记。

  美军向上甘岭地区发动了猛烈进攻,在总面积仅为3.7平方公里的地区,前后投入6万余人,动用105口径以上远程火炮300余门,坦克百余辆,飞机3000余架次,发起大小攻击900余次。43天中,发射炮弹170余万发,投炸弹万余枚,炸弹把上甘岭主峰足足削低了2米。

  战役初期,战斗空前惨烈,双方围绕阵地进行反复争夺。10月17日晚,8连接受反击597.9高地任务,进入主阵地1号坑道,开始了坚守坑道14昼夜的英雄壮举。

image005

在电影《上甘岭》中,真实还原了坑道中长期缺水的战士,咽不下压缩饼干的场景。

image006

志愿军战士在坑道中接岩石上滴下的水。来源:中国军网

  坑道作战,是志愿军消灭美军最有效的战法,也是在上甘岭战役最为艰苦的阶段。作战期间,敌军动用一切手段破坏坑道,不仅采用筑垒封锁、石土堵塞、轰炸爆破、施放毒剂和烟熏等毒辣手段,妄图消灭坑道中的志愿军,还对坑道部队与后方的交通线实行严密炮火封锁,使得坑道部队粮尽水绝。

  面对敌人炮火的狂轰滥炸和极其恶劣的环境,八连官兵在“坑道党支部”的带领下,叫响“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战斗口号,信念坚定、意志坚强,大家在革命英雄主义的感召下,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轮流出入坑道口与敌人殊死拼搏,与敌反复争夺14昼夜,组织大小反击80多次,歼敌1000多人,缴获机枪50多挺,自动步枪,卡宾枪606支,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消耗,对尔后的反击作战起了巨大作用。

  八连是15军参加上甘岭战役中重建次数最多的连队,战役中三次打光重建,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兵力消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听党指挥、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团结友爱、严守纪律”的上甘岭精神,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八连官兵高擎着一面写着“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十五个大字的战旗,一次次向敌发起冲锋,浴血奋战43天,战旗也被炮火打出了381个弹孔。最终,这面战旗高高飘扬在了上甘岭主峰,英勇的中国志愿军战士打出了军威国威!

  八连一战成名,被志愿军第三兵团授予“英勇顽强,功勋卓著”锦旗,并荣立集体特等功。从那时起,他们拥有了一个英雄的名字——“上甘岭特功八连”。

传承英雄气!将上甘岭精神融入血脉

image008

“上甘岭特功八连”官兵面向战旗宣誓。陈立春摄 图源:中国军网

  而今的八连,每逢新兵下连、新干部到任和新兵员调入,八连都会组织他们参观荣誉室,讲述连队的光荣传统和英模故事;每逢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重大任务出征,八连党支部都要组织全连官兵向上甘岭战旗宣誓。

image010

授予荣誉编号,激励官兵接力奋斗。图源:中国军网-中国空军

  编号

  在珍藏着各类奖牌奖状的荣誉室内,新加入八连序列的官兵整齐列队,他们眼神中有紧张、有期盼,更多的是自豪。

  “战歌如雷,马达怒吼,英雄的空降兵飞向敌后……”伴着激昂雄壮的《空降兵战歌》,官兵们从连长向东的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的荣誉编号,面向那面布满弹孔的战旗高声宣誓:“我要继承前辈精神,永远‘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

  八连的官兵,会在入连仪式上得到一枚小小的蓝底黄字名牌,上面印着只属于自己的荣誉编号。

  杨翰国,“上甘岭特功八连”第89代传人,编号89023。入伍前这个连过山车都不敢坐的男孩,从轰鸣的运输机上一跃而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跳伞。他记得,被授予编号时,一种从未有过的使命感从心底升腾;他记得,班长黄勇对他说:“八连没有怂的兵!要向前冲!”

  这个编号具有神奇的力量,是专属于八连的特殊烙印。每逢执行重大任务,战士们都会把它别在左胸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要发扬“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的优良传统,争当强军先锋。八连的战士说:“这是一枚光荣的荣誉编号,也是一枚有使命感的荣誉标签,从戴上它的那一刻起,冲锋的号角便永不停歇。”

image012

参观“上甘岭特功八连”荣誉室。陈立春摄 图源:中国军网-中国空军

  战旗

  八连的战旗,有一面是残破的,上面写着:“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那面布满381个弹孔,曾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铁血战旗,被保留至今。承载着八连厚重历史和光荣,69年来伴随着八连官兵的每一次出征。

  还有一面战旗,鲜红的底色,明亮的橙黄,“上甘岭特功八连”7个大字遒劲有力。这战旗,八连的每名官兵都有一面,电脑屏幕大小的战旗,会在他们首次执行任务时发到手中,然后陪伴他们整个军旅生涯。

  战旗聆听着八连官兵的心声,注视着这个连队一路走来的成长蜕变。每一次,面向战旗宣誓,八连官兵都觉得先烈们“从未走远”。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收获了荣誉,战士们都会第一时间来到荣誉室,站在战旗前报喜:“我们想让先辈们知道,今天的八连官兵,没有给战旗抹黑”。

image014

新战士在连队家谱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图源:中国军网

  老兵

  近年来,连队邀请功勋老兵来到连队,讲述当年战斗经过,让官兵能够亲身触摸鲜活历史。

  战斗英雄柴云振来到连队。这位八连的老兵在朝鲜战场朴达峰阻击战中,带领全班仅剩的3名战士,与敌战至最后一刻,全身留下24处伤疤。当时战斗的激烈场景,也被复制到现在连队的荣誉室中。年轻的战士永远忘不了,老英雄在荣誉室中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讲到与敌搏斗时,那发红的眼眶。老英雄站在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前,沉默着注视良久。

  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英雄尚永才、张计发等来到连队。尚永才回忆坑道作战:“缺水缺粮缺弹药,战士们都是凭借意志在坚守....自己的尿都舍不得自己喝,要留给重伤员或者出坑道作战的战友。”当老英雄轻抚摸着展厅坑道模拟实景中雕像的脸颊,说着:“战友啊,你遭罪啦!”在场官兵无不动容......坑道里的一个苹果,谁也舍不得吃,大家你让我,我让你,传了两遍才吃完——《一个苹果》的故事因被写进小学课本而人人皆知,但当亲历者张计发面对面跟官兵分享这段经历时,年轻的战士们感受更加深刻了。

  每每听老英雄细说当年,八连的官兵都会眼眶湿润。“没有先辈的流血牺牲和坚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在感动和震撼之后,他们更下定决心:“身为八连的兵,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使命和责任,我们一定要练强本领,才算是合格英雄传人。”

  “八连的兵,从不缺少血性,因为八连就是一个血性修炼厂。”当老英雄张计发在连队里走完一圈,感慨道“还是当年那股‘气’!”

  传承英雄气,不负英雄名!官兵们在连史学习中树立使命担当,继承发扬革命前辈敢打必胜的威武血性,“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成为激励一代代八连官兵的连魂,战士们将“听党指挥、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团结友爱、严守纪律”的上甘岭精神融入血脉,赓续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

英雄传人交出新时代合格答卷

image016

战术演练。图源:中国军网-中国空军

  1961年,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战功卓著的3个野战军中反复遴选,最终选中从朝鲜战场胜利归来的陆军第15军,改建为空降兵第15军。随后,八连正式编入空降兵序列。

  在“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精神的激励下,八连官兵始终发扬“支部建在坑道”的优良传统,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次次在强军兴军征程中,吹响冲锋的号角。从骡马化到半机械化,再到机械化、信息化,这支英雄部队屡次在空降兵战斗力转型的关口当先锋、打头阵。党的十八大以来,连队官兵先后4次驾驶战车亮相阅兵盛典,5次代表中国空降兵征战国际赛场,3次参加中俄联演,数十次参加重大演习,均出色完成任务。

image018

空降战车连进行战术对抗演练。图源:中国军网-中国空军

  2002年,八连担负空降战车列装试训任务,在既无教材又无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连队党支部组建“支委先行班”,逐步研究摸索,逐项训练规范,仅3个月时间,全连官兵就熟练掌握了车载武器的射击方法,90%的官兵能够运用多种武器对不同目标进行射击。

  2005年,空降战车正式列装八连后,八连党支部着眼连队转型建设需求,摸索出“远距空降、就近编组、多路突击”等16套战法,开创了空降兵新的作战模式,极大提高了训练质量。

  2008年,八连官兵执行汶川抗震救灾任务,在“小木岭大营救”中,面对近乎垂直的绝壁和随时掉落的石块,八连党支部发出“有危险党员先上”的号召,6名党员突击队员在一根根不超过5厘米的钢筋上艰难爬行,搭成一条“生命天梯”,最终成功营救出756名被困群众,续写了“前有上甘岭,今有小木岭”的传奇神话。

image020

伞花绽放。图源:中国军网-中国空军

  2013年八连所在团由空降摩步团转型为空降机械化团,面对新的使命任务和作战理念,八连党支部再次站在了战斗力建设的风口浪尖,研究信息化作战成为八连新的课题。

  2015年盛夏,八连人不畏艰险、敢于挑战,率先担负了“之字形”离机方法的试训任务,在探索提高飞机架次利用率和伞降效率的改革中,成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2016年7月,西北高原某陌生地域,面对低压缺氧、高寒大风、地形复杂等诸多风险因素,八连主动请缨担负整建制高原集群伞降试跳任务,为空降兵部队高原地域实施大规模空降作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image022

沙场阅兵。图源:中国军网-中国空军

  2017年4月,八连所在单位由团改编为旅不久,就接到了参加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和“空降排-2017”国际军事比赛的双重任务,全连官兵闻战则喜,纷纷向党支部请战。连长毛小龙带领部分官兵以一流作风、过硬形象接受了习主席检阅。副连长徐宝林带领另一部分官兵鏖战国际军事比赛,夺得战车课目3个第一、1个第二的历史最佳成绩,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空降兵的血性铁骨。

  2018年1月,在全军开训动员大会结束后,该旅党委常委组成“常委战斗班”,积极响应习主席训令,冒着严寒率先登上空降战车,打响开训第一枪,以过硬的战斗作风为全旅官兵树立了导向。在随后组织的全员全装极限距离拉练中,“上甘岭特功八连”这面鲜红的战旗始终飘扬在队伍的最前方。

  2019年,在“国际军事比赛-2019”空降排项目等多项重大演训任务中,部队核心作战能力进一步实现提升;“中部-2019”战略演习在俄罗斯某训练场举行,八连官兵作为伞降突击力量率先进入战场,克服地面风速太大等不利条件完成演习任务。

image024

离机瞬间。图源:中国军网-中国空军

  2020年夏天,八连所在的空降兵某旅受领某高风险空投任务。面对复杂气候和全新机型带来的挑战,八连官主动请缨,要求承担试训试跳任务。在全连官兵齐心努力下,成功攻克各类难题,圆满完成试训任务。

  近日,八连官兵高举战旗,再度出征某重大演训任务。贺兰山下黄沙滚滚、硝烟漫漫。战斗打响后,他们突破“敌”层层拦阻,主攻分队将连旗插上“敌”阵地……八连首战告捷。面对这支钢铁劲旅,连对手也不禁感叹:“八连的兵,我们心服口服!”

image026

上甘岭特功八连。图源:空军新闻

  这就是上甘岭特功八连,空降兵部队遂行使命任务的一把尖刀利刃。“‘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强军路上,英雄传人要敢于迎难而上。”连长向东说,上甘岭战役中,连队三次打光三次重建,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没有一个人退缩。作为上甘岭英雄部队的传人,连队官兵都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训练,把战斗力标准贯穿到连队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作为上甘岭英雄部队的传人,连队官兵面对新职能新使命新任务,必须以忠诚信念、钢铁意志和过硬素质,交出新时代合格答卷!


  综合整理自:新华网、中国军网、CCTV-7国防军事频道、中国军视网、空军新闻、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我们的天空”微信公众号等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