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斯姆哈纳边防连的红柳林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1-11-08 16:41:40

  扎 根

  ■张强 孔祥萌 林海峰

  第一次走进斯姆哈纳边防连时,杨继超就惊叹于路两边红柳林的美丽。那一棵棵红柳就像一簇簇燃烧的火焰,跃动着生命的坚韧与活力。两个多月后,杨继超和班长一起种下了属于自己的红柳树。他把红柳茎轻轻插进树坑里,浇上清亮亮的融雪水。刚插下的红柳茎在阳光下焕发出清新的生机。

  “这能活吗?”想到六月份都可能下雪的天气,杨继超不由得担心起来。

  “只要水跟上,好好照顾它,过段时间就能发芽。”

  “那咱多种几棵呗。”

  “等你把这几棵种活再说吧。”

  “这不都种完了吗?”

  “还早呢。”说完,班长卖了个关子,面对一脸问号的小杨嘿嘿一笑。

  此时,清透的阳光照耀着帕米尔高原,斯姆哈纳边防连的哨兵笔挺地坚守在巍峨的西陲国门前。

  一

  斯姆哈纳前哨位于帕米尔高原深处。这里,全年八级以上大风天气超过200天。这里也是“五口通八国”的“五口”之一,全长900多公里的中吉乌公路就起始于此。

  “嘟……”随着一阵短促有力的哨音,对讲机中传出命令:“‘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冲击国门,立刻按2号方案行动!”哨楼官兵迅速架枪警戒,国门哨兵架起拒马、抢占有利地形,其他人员迅速就位,一场在海拔3000米高原展开的防偷袭演练开始。这是斯姆哈纳前哨班官兵的“日课”之一。处在最前沿哨所,直面各种危机,官兵必须做到随时作战、全时能战。

  比起枕戈待旦的考验,同样让列兵张纪龙记忆深刻的,是来自责任与纪律的考验。

  刚到前哨班时,张纪龙被巍然耸立的国门震撼了。“这是祖国的西大门,要时刻记住我们就是守卫祖国西大门的卫士!”哨长蔡晓兵的介绍虽然简短,却透着满满的自豪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天,在口岸上跑运输的驾驶员老胡从老家回来,拎着特产来看大家,却被蔡晓兵客气而又坚定地拒绝了。这样的事张纪龙见过好几次,刚入伍的他觉得蔡晓兵有点不近人情。

  不久后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改变了张纪龙的看法。一天早晨,国门处响起一阵急促的喇叭声,张纪龙发现蔡晓兵往一辆明显插队的货车上送了一包东西,而后让那辆货车通行了。

  “原来班长也有要照顾的人情。”张纪龙心想。后来哨兵黄正涛告诉张纪龙:“那辆车的驾驶员脚部受伤,刚刚蔡班长给他送去了药品。这会儿,班长正在联系边检和海关‘特事特办’。”

  事后提起这件事,蔡晓兵语重心长地说:“国门卫士,守护的不仅是国门,更是祖国和人民。”听了这句话,张纪龙在心中暗暗为哨长点赞。

  随着在前哨班的时间越来越长,张纪龙也慢慢理解了蔡晓兵的铁面无情:前哨所在的口岸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货物出入,动辄数以百万计的利益如漩涡,会让每一个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失去重心。守好国门、界碑,不给国旗抹黑,是每一名国门卫士的坚定信念。

  一天下午,一名外国司机走到正在站哨的张纪龙面前,指了指山坡下排在末尾处的一辆车,而后伸直了五指,用生涩的汉语说道:“五百。”见张纪龙不为所动,又把手翻了一翻。张纪龙明白了,这就是哨长和老兵们警示过很多次的“贿赂调车”。

  张纪龙礼貌而又坚决地回绝了那名司机,心里响起班长常说的那句话:到什么时候也别忘记自己是国门卫士。

  二

  斯姆哈纳边防连不仅守卫着国门,还守护着100多公里边防线。前往一线山口的路位于悬崖、沟壑、冰峰之间,“前山飞雪后山雨”的多变气候更是让巡逻路险象环生。

  到斯姆哈纳边防连任职后的第一次乘马执勤,就给连长廖祥来了个下马威。出门没多久,巡逻队进入一段雪谷,厚厚的雪盖在被烈日与冰风共同雕塑的冰石上,马走上去,一会儿一个趔趄。

  一片铅云压来,豆大的冰雹扑面而来。官兵早已经习惯这种多变的天气,大家排成紧凑队形,互相遮挡着向前挺进。走出雪谷,风雪稍歇,大家唱起了“关山突兀边云长……立马西陲是儿郎”的连歌,豪迈的歌声回荡在雪域高原。

  防区多为海拔超过三四千米的高原高寒区域,一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下雪,有些地方积雪坚冰终年不化,车过不去的地方靠马;马也无法越过的地方,官兵就只能用脚步艰难丈量。

  连队对面,有一座又高又陡的大山。从前哨桥出发到山顶,是一段一公里多的盘旋陡峭山路。这条山路成了官兵锻炼体能的“冲锋路”。战士们天天在这条路上攀爬冲锋,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去年军区考核,全连官兵武装五公里越野斩获全区屯垦、边防分队第一。

  前段时间,连队忽然接到前哨班的报告:一群受惊的骆驼正沿着河道向国界靠近,随时可能从界河越界。

  接到通知后,连长廖祥迅速集合应急分队官兵,备马,着装,冲向事发地点。事态紧急,时间紧迫,只能抄近道从山脊直插过去。一路上乱石嶙峋、沟谷纵横,应急分队官兵策马飞奔,终于在界河前将骆驼群拦了下来,并赶至集中区域等待边民认领。等回到连队,廖祥才发现自己的脚被骆驼踩伤,青紫一片。

  在官兵的坚守下,斯姆哈纳边防连数十年无一次人畜越界事件。

  三

  在列兵杨继超的想象中,戍边守防,就应该扛起钢枪,与冰风雪雨、边关冷月为伴,爬冰卧雪,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上。然而,真正下了连,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陲卫士,杨继超才发现,真正的守防生活与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下连后,杨继超受领的第一个任务,是跟随一名在连队待了十几年的老班长黄永昌去马厩喂马。一边喂,老班长一边跟他讲一匹匹马的名字、脾气,末了,又教他怎么给马备鞍。第二天,结束一天的训练后,杨继超又受领了烧锅炉的任务。第三天,他跟着军犬训导员去喂军犬……

  “我们做这些,就能守好边防吗?”

  班长张纪龙肯定地回答:“扎下根,才能守好防。”

  “那我怎么才算扎下根?”

  “先跟着学吧。”

  这一学,就是两个多月。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杨继超看到军犬“明珠”受伤后,军犬训导员邱永成用挫子一点一点给它修剪患处、涂抹消炎药,然后连续一个多月每天给它按摩活血,直到“明珠”恢复如初;看到黄永昌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军马,被马踢伤了也不生气,还是每天细心地给它们喂食、洗涮;也看到无人机操作员杜力陈,为了攻克高原多变气候下无人机操作、保养难题,自己刻苦学习钻研,硬是从一个文科专业的大学生转型成为一个操作型“理工男”;还看到连队老兵海尔江,在戍边楼前石砌的旧墙上画下一幅巨幅壁画,表达老兵们对连队的眷恋和祝福……这些战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却一次次拨动了杨继超的心弦。

  那天他和班长一起插好了红柳树苗后,值班员带着全连官兵,来到几公里之外的水源处,扩源、引流、修缮水渠。当杨继超看着班长跳进融雪而成的溪水中,一点点地将水引到新种的树坑时,他才懂得了:有水才有树,树好种,水难引。

  杨继超学着班长的样子,挽起裤腿,一脚踩进溪水里,刺骨的寒意让他下意识地收回了脚。班长笑了笑,说:“当年,连队方圆数十里只有一棵树,也就是现在被称为‘扎根树’的那棵胡杨。前辈们为了在这片雪域高原扎根,用炸药、铁锹、背篓,在高高的山脊上开出一条峡谷,引来清渠,才有了今天的环境。”

  听着班长的讲述,看着不远处已经成为连队一景的“虎峡飞瀑”,杨继超懂得了西陲卫士的生活:对于处在祖国最西边的他们来说,扎根、守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春去秋来,有一天,当杨继超下岗回来,惊喜地发现自己种下的红柳树在阳光下摇动枝叶,如同一簇燃烧的火焰。那一刻,他热泪盈眶。他知道自己已将青春、梦想一起“种”在了祖国的西陲边防。

作者:张强 孔祥萌 林海峰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