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长城,绵延1500公里的历史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1-11-29 15:12:04

山西是我国极少数以山川形便为主要行政划分方式的省份,东侧陡峭的太行山壁立千仞,西、南边曲折的黄河奔涌不息,北部蜿蜒的长城盘踞伫立,共同塑造了它的边界。这片壮丽辽阔的“表里山河”衔接了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是中原王朝用以隔绝外敌的前线,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为了防御雄踞北方的少数民族,从战国到明清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历朝历代先后在此修筑了防御体系完备的长城,分布在山西省的8市39 县里,总长3500多公里,几乎贯穿了中国长城修筑的历史。

山西省内现存较完整的长城城墙和遗迹长达1500公里,多为明长城。这条静卧在崇山峻岭间的“巨龙”,因镇守区域不同又有内、外之分:外长城防御边境,内长城拱卫京畿。

厚重的墙体蜿蜒于大地,既是权力范围的象征,也是王朝军事实力的体现。然而,横亘的长城也阻挡不了历史的脚步,它抵挡过来自草原的入侵,更见证了胡汉的交融。在明朝隆庆和议之后,长城内外少了对峙与分别,多了接触和融合。长城成为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沟通的纽带,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和互市贸易往来。

雁门关:险——万里长城第一关

“盘盘雁门道,雪涧深以阻。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诗人元好问在《雁门道中书所见》里是这样描述雁门关:山路曲折盘旋,深涧积雪不化,如此难行的道路,令人不禁深深同情起走在雁门关山道上的行人与牛了!而雁门关之“险”也更令人印象深刻。

这座险峻的关隘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便下令修筑雁门关。作为扼守中原通往塞北的咽喉要道,其后的两千多年里,雁门关一直是各政权的防卫重点。明朝将雁门关及其周边区域纳入到“九边”战略体系中,这里也成为了明代北方疆域的重要屏障,更被称为“三观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遥望雁门关,巍巍雄关高不可攀。各朝各代都在这里留下了或英勇或悲壮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名将李牧“常居代、雁门”抗击匈奴;西汉初期,高祖刘邦带兵追击韩王信至雁门关,被困引发“白登之围”;西汉时期,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奋勇杀敌,“落雁”的王昭君也从这里出塞和亲;北宋时期,家喻户晓的杨家将镇守三关的故事由此传颂全国……

除了刀光剑影和断肠别离,雁门关也是南北往来的重要商道。汉唐明清时期,雁门关都曾开关设市。它既是重关营垒,也是商贸发达的陆港码头,承载了沟通内外、连接南北的重要功能。你很难想象到,这条险峻难行的山道,竟曾是通往新疆的“玉石之路”和直抵恰克图城的“茶叶之路”上,极为重要的节点。

广武明长城:野——长城历史活化石

根据碑文史料记载,广武明长城修建于明代洪武七年(1374年),万历三年(1575年)重建,属于内长城,是北拒游牧劲旅、拱卫京师和中原的第二道防线。砖石结构的高墙西起新广武城,南至白草口村,全长10公里,宛如游弋的巨龙盘踞在山西省山阴县境内,是现存包砖最完整的明长城之一,也是朔州境内长城的精华所在。未经大规模人工干预的广武明长城,保留着岁月雕琢的历史痕迹,也是长城爱好者眼中的“最美野长城”,更被专家作为修复八达岭长城的“范本”。

这段长城共有16座敌楼,保存较为完好的有5座。敌楼骑墙而建,与险要地势互相衬托,更显壁垒森严。白草口附近一段獠牙参差的“踞齿”长城特点奇绝,全国罕见。长城周边还有新、旧两座广武城,新城紧傍长城而筑,旧城在新城西边,两城相距2公里,如二虎把门,与广武长城浑然一体,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广武旧城始建于辽金时期,明洪武和万历年间进行了重建,原为夯土城墙,现在保存完好的砖墙是明代重修的。广武旧城盘踞在雁门关外,雄踞关口,南接长城,对峙敌楼,进可攻退可守,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唯一通道。广武新城修建于明洪武与万历年间,位于雁门关北3公里处,扼守勾注山之咽喉,是锁钥中原的北大门和战略要点,也是内长城防御体系内的重要设施。两座古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平日屯种,战时出征,在和平年代兼有易市和交流的功能,但它们的军事职能始终是第一位的。

平型关:雄——烽火连天捷报传

平型关地处雁门关之东,坐落在山西省灵丘县和繁峙县交界处的平型岭,因为地形如瓶、易守难攻,原被称为“瓶型岭”。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这里,并在岭上修建了关堡,称呼也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平型关”。

提到平型关,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历史课本里的“平型关大捷”,这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所打的第一个大胜仗!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素有“华北屋脊”之称的山西。9月25日,日军精锐部队第5师团第21旅团及大批辎重部队,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省。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预先设下伏击圈,一举歼灭了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1000多人,缴获了大批辎重,其中光日军大衣就有上万件。

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正是长城伟岸的身躯,挺起了民族不屈的脊梁。而革命先辈们驻守在这里,又用血肉之躯铸起新的长城。在第115师顽强阻击下,无数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抗日战争历史上第一场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平型关大捷,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山西荣耀,是中华之光!

长城是界限,是屏障,也是通道,是纽带。日月阴晴,磨蚀了岁月的刀锋,却也留下了无数传奇,惊艳了时光。每一座关隘背后,都隐藏着神秘的往昔;每一道营垒高墙,都蕴含着动人的故事。想要了解更多属于山西长城的传奇过往,你可以真正来到山西,去寻找,去探索。

以文字的力量赋能山西文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耳朵里的的博物馆,讲述100件文物背后的山西故事,与你一起走进山西的一角一落,体会千年文明的一呼一吸,感受山西浓厚的风土人情。

来源:广州热线


责任编辑:侯哲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