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听听3名海军官兵和文职人员的新年愿望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2-01-10 14:19:59

曹先建(右)指挥飞行学员开展训练。姜 涛摄  

姜鑫焱面向军旗敬礼。徐泽林摄  

张佳宁日常工作照。黎明宇摄

  迎来新的一年,听听3名海军官兵和文职人员的新年愿望——

  飞出海天新高度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 曹先建

  时序更替,留下逐梦海天的奋飞航迹;四季轮回,承载驶向深蓝的无限憧憬。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我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2021年,我所在的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是对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的高度褒奖,也是对我们基地全体官兵的充分肯定。

  2021年7月1日,我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受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习主席重要讲话。站在天安门广场,耳畔回响着经久不息的掌声,我心潮澎湃,同时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2021年,我多次在辽宁舰上迎接一批批舰载机飞行学员驾驶歼-15战机着舰。每当看到这些充满朝气的脸庞,我都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他们是航母舰载机事业的未来。

  为了推动舰载机飞行员培养质效再上一个台阶,新的一年,我将深入研战、谋战、思战,将训练场和战场无缝对接,把实战思维和理念融入每个课目、每个架次、每个动作中,为建设一支忠诚无畏、精飞善战、数量充足、素质一流的舰载机飞行员队伍努力奋斗。

  新的一年,我还想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家人。2021年,我的飞行时间翻了近乎一倍,虽然家人从不抱怨,但我知道,我在空中飞行的每一分钟,他们都在默默守望。

  (吕志浩、姜 涛整理)

  实现军旅新突破

  ■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列兵 姜鑫焱

  转眼间,我来到军营已有3个月。

  刚到军营时,得知我是以硕士研究生身份入伍后,总有战友问我:“都读研了,怎么还来当兵?”起初我回答道:“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想来当兵,多一种人生体验。”问得多了,我便开始思考:“我到底为什么来军营?”

  通过在部队的一次次训练与教育,我逐渐领悟到,参军既是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也是成长成才的途径之一。从懵懵懂懂的新兵到训练有素的战士,新兵连3个月给我带来很多变化:叠被子从“四不像”变“豆腐块”,体能训练从3公里跑得气喘吁吁到5公里不在话下,战术训练从慢吞吞到动作规范、干净利落。过程虽然辛苦,我却甘之如饴。

  越是艰难时,越是磨砺处。3个月来,每次训练我都给自己设置一个小目标,不管多累从不抱怨。不知不觉中,我从一个读书码字的硕士研究生转变为一名服从命令、严守纪律的战士,以考核总评优秀的成绩给新兵连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2022年,身在学兵连的我,给自己定下一个新目标:学好专业知识,争当电航专业尖兵。

  (王远方、张 旭整理)

  讲好强军新故事

  ■大连舰艇学院教研保障中心编辑 张佳宁

  9年前,怀着对火热军营的向往,我迈入军校大门,毕业后成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学校的老前辈经常教导我:“鲜活的新闻是跑出来的,一个合格的宣传干事,一定要有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带着一支笔、一台相机、一个采访本,我穿行在教学一线、基层单位,探寻为战育人的鲜活素材;深入各个学员队,聆听学员们真实心声和感人故事;钻进各个实验室,了解专家教授开展科研的最新动态和成果……

  这些年,我亲历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了迎头赶上,我不断加快能力转型升级,掌握不同平台的宣传特点和规律,学习新技术新设备操作,面对不同的新闻选题尝试多端发布、全媒传播,力求用新颖活泼的方式做好每一次报道。

  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用心观察、记录军队的发展变革,用满腔热忱讲好强军故事,传播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好声音。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