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就像非牛顿流体,看起来柔软似水,面对强压冲击,又可以展现出硬核抗力,她们就是工作在航天飞控一线的女性群体。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天舟二号任务副总师姜萍:像战士一样随时“操刀上阵、抢夺战机”
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拉开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大幕。距离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仅一个月,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中国向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出了第一件快递“包裹”。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两次推迟发射,任务副总师姜萍深知货运飞船任务对整个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重要性。她从标准化准备实施流程和加强技术状态管控上要效率,带领操控团队迅速完成了技术更动分析、方案调整和数据会签,在9天的时间里对此前2个月的准备工作迅速做出调整,最终成功克服重重困难,护送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于九天之上。
2017年4月21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收到突发情况预警,若处置不当,对接将无法顺利实施,推进剂补加也无法按计划展开。姜萍和各岗位人员迅速行动,调整计划,生成数据,仅1小时便向航天器发出了控制数据,警报成功解除。
“我们不仅是负责任务飞行控制整体实施的规划和方案设计,更要像战士一样随时‘操刀上阵、抢夺战机’。”姜萍说。
空间站机械臂地面飞控总体负责人谢圆:遥控大国重器
空间站机械臂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领域之一,因为能够完成高难度、多样化的任务目标晋升为“网红”。谢圆,正是这名新晋“网红”地面飞控工作的总体负责人。
自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入轨以来,谢圆带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机械臂遥操作团队控制机械臂完成了空间站核心舱和载人飞船巡检、转位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试验等任务,多次支持航天员出舱作业。
为了配合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完成首次出舱,谢圆和同事们整整备战了大半年。航天员站上机械臂,由机械臂运送到作业位置,并在舱外执行各项作业任务,这样的场景在我国载人航天史上尚属首次。
“如何协调空间站平台工作和航天员工作,如何适应航天员工作的灵活性,如何控制机械臂让航天员有更舒服的‘乘坐’体验,这些都是地面飞控要解决的问题。”谢圆说。
于是,她带领团队提前一个月完成各类方案,开展多轮桌面推演,检查地面仿真系统,完善各项监控手段。最终,在精心准备和严密监控下,空间站机械臂顺利工作。
天问一号任务北京总调度鲍硕:“因为心里有热爱,就感觉不到累”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鲍硕也有了一个新的头衔——天问一号任务北京总调度。
调度不只是一个喊口令的人,更像一个大管家,在任务准备期间,要联络各个单位,制定各类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各项工作。
“我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第一个女调度,我要开好这个头,让更多人看到女性不仅可以做很多工作,而且可以做得很好。”鲍硕说。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落月以后,鲍硕接过采样工作的接力棒,她不间断指挥机械臂准确完成每个动作,连续工作近30个小时,千余条指令、近万句调度交互无一错漏。她说:“因为心里有热爱,就感觉不到累。”(宋星光、孔明月、盖晓婷)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