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河北省“最美退役军人”刘山国:投身乡村振兴,我要站排头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3-06-06 15:18:54

  河北省“最美退役军人”刘山国——

  “投身乡村振兴,我要站排头”

  ■本报记者 卢 军 通讯员 谭 燕

  图①:刘山国在智慧农场察看西瓜长势。图②:当兵时的刘山国。图③:刘山国邀请袁隆平做企业顾问。图④:乡村振兴示范园区一角。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制图:扈 硕

  春末夏初,滹沱河畔,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河北岸的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欢迎各位来到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区……”每天,园区讲解员高洁都要这样热情地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和游客,平时每天有四五千人,节假日一天多达一万人以上。

  一个村庄,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参观者和游客?

  “是村企融合的乡村振兴模式!”高洁的回答简短而洪亮。

  探索出这一模式的就是河北省“最美退役军人”刘山国。

  “对农村农民没感情,干不了农业”

  走进塔元庄乡村振兴展览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题写的馆名格外醒目。高洁告诉记者,自2010年2月10日至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一直担任他们企业的总顾问。

  德高望重的袁隆平院士,为何要为一家民营企业当顾问?高洁说,这缘于他与刘山国共同的“三农”情结。

  1979年底,当了5年兵,立过功、当过班长、代理过排长的刘山国退伍回乡。因为是党员又有文化,他很快当上了村里的农技员。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他所在的小村子,不甘平庸的他,决定出去闯一闯。1980年下半年,刘山国辞掉农技员工作,带着高考落榜的弟弟,拿着从信用社贷来的500元钱来到石家庄,开启自主创业之路。

  “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刘山国从石家庄南三条小商品批发市场摆地摊做起,逐渐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此后不久,靠着军人敏锐的判断力和当机立断的魄力,他与终端零售商联合拿下几个纺织品厂的销售代理权。凭借“靠义取利,以利报义”经营理念积累的良好信誉和口碑,刘山国将办事处拓展到全国20多个城市。

  1993年,刘山国决定投身实业。一番考察之后,他创办了一家以生产罐装八宝粥、蛋白饮料、果汁饮料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由此开始,他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这个行业一干就是30年。

  谈起当初为何要选择这个行业,刘山国动情地说:“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对农民农业就有感情。搞农产品加工就是想增加粮食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对农村农民没感情,干不了农业!”

  创业艰难百战多,披荆斩棘勇创新。凭着不断超越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刘山国的企业开始在行业崭露头角。上世纪90年代,他们开发的一款独创产品一经上市便风靡全国。2005年,针对易拉罐粥不易拉开、不能微波加热、口味单一等缺点,刘山国创造性地提出“碗粥”构想。经过3年研发,2008年,这款碗粥一投放市场,就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和青睐。

  碗粥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后,想着更大发展的刘山国,开始寻找新的思路。2010年2月10日,刘山国专程来到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拜访袁隆平院士。

  简短的自我介绍后,袁隆平对刘山国13年“不改频道”专注从事大米深加工,致力打造农业产业化的执着很是赞赏。特别是听了他关于“今后研究水稻品种时最好能标注上哪些适合做粥、哪些适合做功能性食品,他们可以根据这个进行深加工”的建议后,袁隆平很兴奋,握着他的手说:“你这个想法跟我的研究非常契合……咱们携手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出健康。”

  刘山国当即邀请袁隆平做企业的总顾问,袁隆平不仅欣然同意,还郑重表态“不收费用、没年限”。

  “从那天起,袁老正式成为我们企业的总顾问,直到去世,10多年倾心相助,让我们受益匪浅。袁老的逝世是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损失啊!”说这话时,刘山国眼里闪动着泪光。

  “没有工匠精神,做不好农产品加工”

  一大早,石家庄市区,某馒头工坊门前就排起了长队。一位阿姨笑着对记者说:“他们家的馒头闻起来有麦香味儿,吃起来有嚼劲。”

  “保持永不满足的状态,把每一个产品都做到极致,是刘山国一以贯之的追求。”企业技术中心研发负责人赵新燕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馒头经过精选麦种、磨粉、纯净水和面、压面机模拟古法杠子压面,反复多次碾压,最终搓圆成型再进行第二次醒发,之后放入模拟古法柴火原理的蒸制箱进行篜制。一个馒头从和面到出锅,需要经过27道工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我们的目标是做好国民主食,引领大国品牌。”刘山国告诉记者,他们从供给侧入手,从全产业链角度把握种植、生产、收储、加工、流通各环节,把质量要求从餐桌延伸到田园,连接起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产业链,让消费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他们给我们提供小麦种子、种植标准,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0%左右,比自己种地收入多还省心,我今年又承包了400亩地,种‘石优17号’。”在正定县邵同村,村民赵大哥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他与刘山国的企业又签订了种植小麦订单合同。

  “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合作模式,以及结合上下游企业打造的联合体经营模式,已带动石家庄周边小麦、蔬菜、杂粮等种植10万亩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近2万户。”企业高管田建永介绍道。

  “一个馒头撬动一串产业,一个企业富裕多方百姓。”这是一家中央媒体对刘山国企业的评价,可谓恰如其分。

  “没有工匠精神,做不好农产品加工。”刘山国接着说起了他们拥有72项国家发明专利的碗粥。

  2005年,为改进提升易拉罐粥的包装,刘山国深入一线考察调研,结合中国人“用碗喝粥”的生活习惯,提出生产“碗粥”的构想。紧接着,他又远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经过国内外多位专家潜心研究,结合国内消费习惯和需求,历经3年时间,他们成功研发出拥有72项国家发明专利的碗粥。新型环保材料的包装,可用微波炉加热,成为食品领域一大创新,被评为“中国粥行业最具影响力第一品牌”。企业也由此成为八宝粥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经过30年发展,刘山国的企业已成为一家集大健康食品、乡村振兴等业务板块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遍及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创造就业岗位近万个,每年面向自主就业退役军人提供优先岗位上百个。截至2022年底,企业已安置退役军人379名。今年3月,企业荣登“2022年度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合作企业光荣榜”。

  “没有激情,成就不了事业”

  每天,在塔元庄智慧农场里,一排排A字架追光塔缓缓旋转,恒温恒湿环境下的有机蔬菜伸展着嫩芽,鲜翠欲滴。这个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集科技、绿色、节能、环保于一体的智慧农场,是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的一角。

  “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项目,通过智慧农场、研学营地、四季采摘、餐饮会展中心等10大配套园区建设,集参观、研学、体验、餐饮、休闲康养为一体,实现产业融合和文旅融合。”塔元庄村党委书记尹计平介绍,去年接待游客逾180万人次,带动解决塔元庄及周边近万人就业,村民人均月收入提高1000多元。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双向联动、互利共赢,成功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2013年7月,习主席考察塔元庄村时提出要求:“你们要在全国提前进入小康,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

  2019年底,机缘巧合,尹计平遇到了刘山国。一边是需要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小康新农村,一边是想寻求发展,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乡村振兴的共同愿景,让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

  2020年1月13日,双方正式签订村企合作协议,敲定乡村振兴建设规划。

  然而,就在要开工建设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施工进入停滞状态。

  那些天,想到签约大会上,“7月31日完工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的承诺,刘山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定了的目标就要如期实现!”骨子里流淌着军人血液的刘山国,决定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在焦急的等待中,4月8日,他们迎来了疫情解封这一天。刘山国拿出当年在部队攻山头的劲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动员所有能参加的部门和人员,开始了与时间赛跑的“百日大会战”。

  目标决定方向,目标激发动力。那段日子,64岁的刘山国进入实战状态,每天坐镇一线,调度各方,盯着进度解难题,瞄着难点给方法,没日没夜“泡”在工地上。那精神头,简直就像一个二八小伙。

  回忆起那段紧张难忘的时光,企业品宣部负责人张颖感慨:“就是靠着这种勇往直前的军人作风,刘总带领我们跨过一道道沟坎,战胜一个个困难。”

  112天后,塔元庄村换了模样:闲置的厂房变成了乡村振兴展览馆和餐饮会展中心,空旷的田野上崛起了智慧农场、四季采摘园、研学营地等8大园区……

  “没有激情,成就不了事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投身乡村振兴既是时代大势,也是我多年的梦想,我要站排头、当先锋。”刘山国告诉记者,这次他看中塔元庄村党组织作用发挥好、干群关系融洽、经济发展基础好、生态环境优美的独特优势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才决定与塔元庄村村委会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

  根据协议,刘山国公司出资金,塔元庄村利用村里集体建设用地及闲置资产使用权,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刘山国利用塔元庄村资源、区位等优势,发挥自身产业、产品、市场销售优势,盘活低效闲置资源,以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和平台化建设,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一条“田园生金”新路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村企融合。

  2020年8月18日,首届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暨乡村振兴塔元庄同福模式研讨会在正定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村企融合的乡村振兴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这种“可观摩、可持续、可复制”的样板,值得大力推广。

  如今,以组织建设为保障、生态循环为基础、合作联盟为支撑、乡村文旅为纽带、田园康养为抓手、产业振兴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模式,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代表团前来观摩学习。2022年,塔元庄村被确定为河北省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先后举办多期退役军人专场培训班,累计培训退役军人上千人次。

  “截至目前,已有180多个县市邀请我们去当地复制这一模式。”刘山国告诉记者,他们探索的村企融合乡村振兴模式,已在多个地市开始复制,正从河北走向全国。

  从保家卫国的普通一兵到实业报国的企业家,刘山国正以一名退役老兵的情怀和担当,在实现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